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准备阶段 任务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案例设计案例教学任务。案例教学任务的内容包括:任务名称、活动形式(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分组人数、活动时间计划(设定任务学习活动各阶段的起止时间)、案例。其中,案例内容包括:案例基本信息(案例标题、案例关键字、案例描述、案例作者)、思考题、相关资源、经典观点、经典案例分析等。 选择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自己的学习进度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学习任务。对于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参与学生的分组。一般而言,分组有“教师指定,学生接收”、“学生自由选择”、“学生选择,教师审核”三种情况,小组成员以2~5人为宜。 实施阶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综合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提供案例相关材料(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网络链接等),提出问题。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营造积极的案例教学氛围,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来。 自主探索: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查看教师提供的材料,通过网络聊天和教师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分报告。 小组讨论:如果学习任务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在自主探索阶段结束后,学生带着各自的学习分报告进入小组讨论阶段。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空间,小组成员可以进入小组空间,并共享分报告文件,其他小组的成员不能进入该小组空间。小组讨论阶段结束后,形成小组的主报告。 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入集体讨论阶段。如果学习任务是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在自主探索阶段结束后,直接进入集体讨论阶段。集体讨论在班级空间进行,学生相互交流主报告,并进行充分的讨论。 学习指导:一种是案例相关的引导,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讨论出现冷场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出现精彩的观点时,适时进行鼓励,并将它添加到经典发言区。一种是案例无关的指导。如作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监督学生的讨论,防止学生偏离案例主题,进行与案例无关的讨论;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进行各个阶段的学习,如从自主探索阶段,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再到集体讨论阶段等。 总结归纳:集体讨论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巩固阶段 撰写案例分析:学生在充分讨论,吸收借鉴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或丰富自己的观点,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学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分报告、主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其中,分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个人学习成果,主报告是小组学习成果。小组成员的主报告成绩相同。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