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要资讯 专题 专家专栏 理论研究 分析报告 行业观察 学术会议 建设快车道 远程教育 基础网络 数字化校园 锐捷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旧)  >  建设快车道  >  远程教育  >  技巧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初探
http://www.edu.cn   2007-05-11 作者:
字体选择  【】 【】 【

      【摘 要】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形式之一,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文结合长沙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教改的实际,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力图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电大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但这些应用一般都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怎样在网络环境下组织案例教学,实现网上案例教学,却鲜有人问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教学实验基地,从2004年3月开始,就对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进行了探索。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将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文结合长沙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教改的实际,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希望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面授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学生的参与程度高

  开放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担负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和繁重的家务劳动,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上面授课,有的学生一学期才来几次,如果把案例分析全安排在面授时间进行,则学生参与程度将会受到限制。而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所以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且可有效解决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时间的冲突。

  2. 学习的灵活性强

  传统案例教学普遍采用集中讨论的方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角色,从多个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而网络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且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

   3. 互动性好

  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交流会更充分。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课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由此,学生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

  4. 对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大

  网络案例教学增大了传统案例教学的最佳学生规模。一般的案例教学,由于资源的限制,最佳规模在30~40个学生之间,超过40人教学效果则难以保证。但利用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案例教学规模可扩大到约100名学生。

      二、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设计网络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案例教学在设计时,应坚持以能力发展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原则,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其设计必须体现三个原则:(1)情景原则。案例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因此创设的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互助原则。网络案例教学是以虚拟社会活动为媒体、建立在与他人互动的基础上的,因此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该有鼓励互助的机制。(3)基础结构原则。案例教学是通过基本活动、责任性和相应的支持机制来推进的,因此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该具有促导结构、责任机制等。

      3.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发布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案例小结-评价”六个环节。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流程图如下所示:

  (1)案例发布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选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案例不同于其他教学法所需要的例证。案例是教学的主线,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案例要有事物发展的过程描述,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在普通高校,教师都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但在电大,由于以前对案例重视不够,加上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很少有和教材比较配套、适合开放教育学生讨论的案例。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组织教师编写案例。我们编写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改编案例,即根据教学目标,从一些经典案例中提取与课程相关的部分,对案例进行改编。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自编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中,我们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实践性。即教学案例应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二是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包括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隐含,而更多的则是显而不露,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问题的准确答案不是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得到的;三是典型性。即教学案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目的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篇幅适中。由于电大学生以成人学生为主,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案例教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案例篇幅不能太长,以2~3页为宜。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10门工商管理主干课程共14万字的案例库,并把案例挂在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网页上,供学生阅读、讨论。为网上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案例发布之后,根据授课的进展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并在网上设立教师资料区、留言版、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以此设计学习情境。教师既要考虑案例的生动、有趣、符合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案例媒体类型的合理组织和正常显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 进入教师资料库,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要把自己放到案例的情景中去,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

      (3)在线讨论
 
     A. 师生交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教师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对案例会有一个整体印象,经过独立思考之后会对案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并且也会有一些疑问,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在讨论区所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利用网络教师答疑室直接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在公共讨论区上发言,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为下一步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B. 小组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在学生中成立若干个小组,在网上设立小组讨论区,对案例进行广泛深入地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我们认为6人为佳。小组讨论较之个人独立分析案例,具有集体的优势;而较之教学班的讨论,由于有人数少且联系密切,灵活机动等特点,因此,在发挥组织的聚焦、有序和调节功能上有独到之处。讨论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需非达成共识不可。小组成员利用活动区展开讨论的情况,由组长和组员共同修改整理后形成小组总报告。

  C、总结交流。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各小组上传给教师主报告,教师把各小组的报告挂在网上,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评判他人活动成果的能力。组间讨论之后,教师组织一次实时案例教学,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对一些有深度、有创新的思想进行肯定,对积极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进行表扬。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网络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它有助于理顺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监控

  在进行网络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对网络案例教学实施监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制度监控

  由于网络案例教学是新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不理解,也不大会主动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依靠强制手段进行约束,我们通过制定《长沙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网上案例讨论实施细则》,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譬如,没有参加一次案例讨论的学生,该课程形考成绩为零分;没有在网上发帖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发帖数少于5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没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此外,我们还制订了一系列扣分和加分的政策。

  2. 实时监控

  在进行网络案例教学期间,任课教师应每天上网查看讨论情况,对学生所提的主要问题进行解答,并巧妙地通过留言板、教师公告等多种形式,提示关键词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主题进行讨论,不要偏题、走题。在线讨论时,教师应只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如果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而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不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坚持以学生为主、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3. 事后监控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参与者发贴的质量、数量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给予评分。指标主要有三个:第一,各成员在案例讨论活动中的参与度。参与度可以由以下指标来量化:发言的次数、张贴新帖的次数以及回复他人的次数。第二,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准确度。是否扣题、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有实践意义都是评判准确度的标准。第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把每位学生的最后得分挂在网上,对积极参加网络案例讨论的学生进行表扬。

[参考文献]

[1]丁兴富,高克明等. 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8.

[2] 李雅玲. 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3]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1998,(2)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延伸阅读
这个不显示的层是用来处理IE粑粑情况的,如果没有这个层IE里就会多出来一行字

 要 闻

热点新闻
建设快车道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1994-200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