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其角色正在由IT技术提供者向IT服务提供者转变,本文总结以ISO20000标准化体系为指导的IT服务管理体系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具体实践并着重介绍IT服务管理体系落地过程中的流程设计和执行要点。
由图1可见,ISO20000的体系框架包含了5大流程,即服务交付流程、控制流程、发布流程、解决流程和关系流程,其中又细分为13个具体的管理流程,分别是服务报告、能力管理、服务持续性与可用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IT 服务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业务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我们在学校内部建设IT服务管理体系的宗旨是:通过使工作可记录、可管理、可控制的规范化流程,对技术手段进行整合、转换和提升,最终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流程执行的过程,有工作阶段的转移,有工作、审批主体的转移,有对其它流程的启动,还有流程间的信息共享。比如,事件管理中,有一线人员向二线人员递交;需审批时可向相关领导递交,批复后递交回来;还可在事件管理流程中启动问题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又启动变更、发布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中启动配置管理流程。 主要管理流程的设计事件 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是ISO20000服务管理体系中的5个核心管理流程,也是我们在日常的运维和服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流程。 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以解决用户的具体服务请求为目的,当发现故障或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时,就进入事件管理流程。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使用IT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事件处理,以便达到可记录、可回溯、可控制的要求。 事件管理流程依据部门的岗位划分,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直至最终解决用户的服务请求。大多数事件通过服务台的电话指导就可以解决,服务台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逐步交由现场一线工程师、二线工程师进行解决。对于影响较大,需要部门或学校领导进行决策才能解决的事件,称为重大事件,对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重大事件列表”。 关键绩效指标KPI:单位时段事件数量、事件关闭率、满意率。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