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支撑平台 > 基础服务
IT服务中的配置管理
http://www.edu.cn   2011-12-23 中国教育网络 作者:黄文盛 王克平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应用概述

  背景介绍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从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过渡到开始重视IT运营和管理,IT服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IT 服务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信息化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提高中国人民大学IT服务管理水平,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引入了ISO20000服务管理标准。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IT服务管理标准,ISO20000能够使组织了解如何从内部和外部改进其服务质量,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配置管理作为ISO20000体系的核心流程之一,在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配置管理简介

  高校要对自身IT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维护和提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知道自身IT环境里有什么,这也就是配置管理模块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ISO20000体系中,配置管理是基础流程。配置管理是指由识别和确认系统的配置项、记录并报告配置项状态和变更请求、检验配置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活动构成的过程。

  配置项(CI,Configuration Item)是配置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处于或即将处于配置管理控制之下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组件,可以是一个整系统(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和文档),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模块或是很小的硬件组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以服务器的名称、容量、安装地址等信息作为CI。

  在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ISO20000标准推行实践中,我们给配置管理模块设定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的IT资源(包括业务系统),从而实现所有配置项被识别和记录下来,实现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跟踪和汇报,保证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得到维护和确认,实现IT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配置管理作为IT基础设施信息的提供者和维护者,是组织实行ISO20000的基础和控制点,它为其他多个流程提供支持。例如:事件管理需要关于整个基础设施的信息。在事件记录时,配置管理流程为事件管理提供相关联的配置项的具体信息,如确定配置项的位置及其所有人。问题管理需要关于基础设施复杂程度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问题管理可以将问题和已知错误与配置项对应起来,并且可以根据配置管理数据库中的信息来分析事件和问题。

  变更管理流程利用配置管理数据库来确定将要实施的变更的影响度。变更管理负责批准变更以及与相应的配置项有关的变更,它也负责记录变更请求。变更管理可以为更新配置管理数据库提供大量的信息,对于成功实施配置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布管理可以提供配置项的版本和状态等发布计划方面的信息,包括重大发布和小型发布。同时,发布管理可以提供与已实施变更有关的信息。除了上述流程之外,配置管理也为服务级别管理、财务管理、可用性管理、IT 服务持续性管理以及能力管理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信息的支持。

  配置管理实践及探索

  在实践中,大多数高校的IT管理人员都清楚配置管理对于高校信息化工作以及在IT服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构建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记录每个配置项以及不同配置项之间重要关联详情的数据库)过程中,人们却总是被高校内部大量复杂的IT基础设施信息困扰,不知道究竟应该把哪些内容纳入到CMDB中。同时,CMDB的内容、构成以及配置项的细度等在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每个组织业务运行都有自己的特性,因而很难从已有的成熟规范和案例中寻找支持。对于首次引入ISO20000的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来说,如何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CMDB,从而实施有效的配置管理,是我们推进ISO20000过程中碰到的一大难题。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