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校园信息化
中国人民大学:ISO20000落地中的运维管理
http://www.edu.cn   2011-11-25 中国教育网络 作者:张丹东 孟坛魁 李铮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目前功能

  目前,学校完成了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配置好网络设备的SNMP设置后,能够定期循环读取SNMP信息。系统可以手动添加或者指定网络设备IP地址段后自动搜索网络设备进行设备的添加,能够分区进行管理,可以显示各区域的所有楼宇以及每个楼宇的设备,方便添加设备和进行管理,并能分区域自动生成拓扑图。通过设备的描述信息,进行设备厂商、型号的配置后,能够自动识别设备的厂商和类型。

  以中心目前实际监测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目前读取的设备描述信息总计75 种,经过配置厂商和设备型号后,统计报表显示共有八个厂商的32种型号的设备,并显示每个厂商的设备总数,每种型号的总数,全网合计971台,清晰地显示了所有在线设备的总体情况。

  系统提供了一个按照位置(楼宇)分类的监视界面,在一个网页中显示了所有的设备,并提供了三种不同状态的显示图标(正常、一般报警、严重报警)以及统计数量显示,方便管理者查看网络设备运行状况,或者在故障时查看,迅速判断故障的影响范围和具体位置。

  系统提供了报警功能,分为一般报警和严重报警,并显示报警时间和数量,并有分类报表显示,方便管理人员了解网络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

  系统提供了基础设置界面,可以对扫描的参数进行配置,对厂商、型号信息进行配置,对报警信息进行配置。

  总之,目前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检测功能,以及初步的统计、报表、报警功能,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正在进行的开发工作

  正在进行优化工作,完善已有的功能,例如,在监视界面上显示报警的具体类型,而不仅仅是报警级别,方便管理人员了解情况。拓扑图是星形显示,不是很理想,不如weathermap软件的显示效果好,需要改进。自动根据IP地址识别位置,人民大学的网络设备地址是按照区域规划的,IP 地址与具体的物理位置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自动识别。

  功能拓展工作。拓展监测对象,逐步增加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动力环境的监控功能;增加资产管理功能,与高校的资产管理系统衔接,完成后能够显示设备的采购时间、合同号、供应商、保修期间、采购价格等信息,这样报表统计就可以显示在线设备总资产、分年度采购的设备数量和价格,结合使用年限规定后,可以展示未来更新计划,极大地方便预算的制定工作,也能够通过报表更好地显示中心整体的设备信息情况。

  系统特色

  很多年来中国高校缺乏一套实用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开发中,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的实际以及适当考虑中国高校的通用性,努力做出一个适合中国高校使用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

  这个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实际需求开发的平台,能够在进行基础配置后,自动识别设备的厂商和型号,自动判断设备安装位置,根据MAC地址和资产管理编码的关联关系,自动显示设备的在线状态;形成设备信息统计报表(厂商、型号)、在线资产总量、分年度资产购买量、预计报废情况、设备软件版本报表等统计报表;自动故障报警、阈值报警,全面监控学校所有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自动备份各种设备配置,统一远程登录管理全网设备;大大方便了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

  在软件设计上,对角色管理做了一些探索,不同角色登录后显示不同的界面,界面因此更加简洁实用,个体可以编入多个角色组,登录后显示所有个体加入的角色群,点击角色名后,切换角色,灵活方便。支持LDAP,与数字校园统一用户,实名制管理。

  长远计划,还是要回到最初的设计规划,将ITIL的运维管理功能纳入系统,把目前中心根据ISO20000标准实施的十三个标准流程以及自行添加的自有流程在平台中实现,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到这个平台上来,为提高高校网络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软件工具。

  参考文献

  [1] 基于ISMS和ITIL的监控系统运维管理分析刘鹏信息网络安全 2010/12

  [2] 信息化校园应用的运维监控保障研究李淑娟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8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