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读者的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并且改变的频率越来越快。以服务读者为职能的图书馆在服务环境、服务手段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不断地开展服务创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图书馆不断开展的服务创新要以技术创新来引领,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服务创新的内涵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创新。 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明这一点。图书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的藏书楼时期、近代传统图书馆时期和现代图书馆时期。从古代藏书楼的以藏为主,极少数人阅读书籍,到传统图书馆藏用结合,为读者提供纸质印刷图书资料的检索、借阅服务,直至现代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缩小用户与图书馆文献信息之间的时空距离,图书馆的职能与服务经历了重大变革。而这种重大变革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直接结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加大,加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引进新技术和不断创新图书馆服务,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其价值的发展之路,如在图书馆界开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总分馆网络一站式服务模式、24小时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等。 而处在一个科学人才密集,拥有学科综合、资料丰富、信息充分的环境之中的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和育人中心,更加需要不断地开展服务创新,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支持学校教学与科研、在空间与时间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必须担当起更多的责任,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这样才可能完成新时期社会发展赋予自己的特殊使命和责任。这才能体现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高校图书馆才能紧跟时代的进步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满足图书馆读者需求的变化,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多年来一直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现从服务内容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两个方面简述如下: 1. 服务内容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主要有:重视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强化特色信息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举办培训和讲座、自建数据库等形式。服务内容的丰富创新,满足了高校内读者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体现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引进了“内容管理和知识共享系统—Lib Guides”,建立学科服务平台,作为“图书馆学科指南”的创建与发布工具。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学科资源和服务的组织、揭示与发布,共享国内外学科馆员间相通的工作成果,方便用户利用图书馆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过刊传递服务和开发的Liser系统,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修复服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机构仓储服务,重庆大学图书馆提供的校友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用来收录该校学者发布的博客的北大博文数据库和引进的统计数据分析系统,湖南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互借资源共享平台,南开大学开发的推荐教参系统,四川大学开发的读者选书系统,清华大学图书馆基于Google Map开通的馆藏地图服务、Thulib cookies服务等,都是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的体现。 2. 服务方式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主要有:建立手机图书馆,进行学科化、个性化服务、开展网络咨询与参考服务等。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等提供讲座培训短信提醒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新开通电子期刊最新信息彩信推送服务等,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新生空间博客,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的介绍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图书馆视界博客,报道图书馆的发展动态。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人人网清华大学俱乐部,可以提供图书馆专题培训日程、新书通告、图书馆公告、图书搜索、智能聊天机器人等服务内容。读者可以在人人网上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相关动态信息。 各式各样的服务创新不但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也给广大高校读者的使用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和更加便利的文献使用方式。技术创新对服务创新的作用从上述的服务创新描述中,可以看到技术因素在图书馆的服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既可以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原理研发,也可以是一种成熟技术的整合和新应用。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技术创新是后一种方式。通过整合和更优化地应用各种成熟技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这种技术创新是将各种成熟的技术按照特定的需要进行各种整合,从中选择合适自身服务开展的。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