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评说大学排行榜
2003-02-20    王凌峰 郭丰

字体大小:

  大学排行榜的3大基本要素是:评价指标合理、基础数据可靠可比、指标权重确定合理。用这三大基本要素分析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笔者认为,它们在这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讨论空间。

  阿拉伯人发明数字后,排名就成为人类乐此不疲的集体游戏,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了第一份美国高校排行榜。1986年《星期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英国优秀大学指南。亚洲最早高校排行榜是1986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的AlbertH.Yee推出的,发表于当年5月5日《亚洲华尔街日报》。日本《钻石周刊》、加拿大《麦克林》杂志、德国《明镜周刊》、香港《亚洲新闻周刊》等刊物也先后发表本国(地区)高校排行榜。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排行榜兴起。其深层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市场化走势越来越明显,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购买者,对服务机构信息需求不断增加,大学排行榜出现自在情理之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描述其对美国大学进行排名的原因:“学院和大学的生活经历将会改变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他们对学院和大学了解得越多,在选择就读那所学校时就会更加自信。”

  推出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很有价值的工作,在就业问题不断突出、民间高校出现、中国高等教育对生源和人才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大学排行榜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种先声。教育要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就需要一个对高校公正客观的评价程序,以增加高等学校办学透明度、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向社会各界特别是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提供必要信息。

  (一)

  事实上,中国大学排行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教育体制设计,把大学划分为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排行,由此形成了中国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三巨头的民间记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学界开始了大学排名研究。从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发表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到2001年6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表《2001中国大学评价》为止,中国共有15个机构发表了4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

  这些大学排行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学所)是国内大学排名的始作俑者。1987年9月13日,该所在《科技日报》上发表《我国科学计量指标的排序》一文,公布了我国87所重点大学的排序。1989年11月,科学学所“高等学校比较研究”课题组在原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高校科研管理讨论会”上,公开了《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序及其分析》一文,这是国内首次采用多项指标的大学排名。

  1995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三家联合,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1995年第4期《’94中国研究生院评估排行榜》文中,公布了国家教委委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完成的全国33所大学研究生院评估结果。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排名。

  1997年7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等人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1997年第7期发表了《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节录)》,这篇56000字的文章涉及42项指标,评价对象是全国610所本科大学,对不同类型大学相互比较问题做了大胆探索。

  1998年4月,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在《湖南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2期发表《我国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实力比较》论文,这是国内第一个国内大学博士级人才培养实力的专项排名。

  当前而言,国内大学排行榜影响最大的是网大排行榜和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小组分别发布的年度排行榜。

  (二)

  一份高参考价值的大学排行榜有3大基本要素:评价指标合理、基础数据可靠可比、指标权重确定合理。用这三大基本要素来进行分析国内已有的众多大学排行榜,笔者认为,它们在这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比如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表现为指标结构不尽全面、代表性不足。

  例如,《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期刊自1995年起按学年发布“中国高等学校排行榜”,实际上是位列前30名的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是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成果、学生质量,数据采集方式是各校自报、公开统计资料及社会声誉调查。但由于没有进行分类评价,以及“办学条件”指标中涉及学校规模的二级因素权重赋予较大,导致其一些结论与一般常识不甚吻合。比如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或者中国医科大学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是国内名列前茅的院校,由于学科性质差异巨大,所以直接进行比较并无多大价值。因此需要学习国外大学排行榜,对各大学按一级学科进行分类后再进行比较。

  再如指标权重确定问题。权重确定是管理学中一个大类问题也即所谓的“综合评价问题”下反复研究的一个子问题。权重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方法与客观赋权方法。所谓主观赋权就是凭经验确定权重,如Delphi法、AHP法等;客观赋权法则依据评价对象各指标数据,按照某个数学上的计算准则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如熵值法、最小二乘法以及最大方差法等。而目前许多排行榜包括影响比较大的排行榜采取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都采用了主观权重确定法中的Delphi法。然而对于同样的基础数据,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所得到的大学排名波动比较大,个别大学甚至波动了20多位。因此权重确定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采取客观赋权更为合理。

  (三)

  国内大学排行榜今后的健康发展,除了排行榜本身计算程序的完善之外,还包括排行榜外部环境的完善。

  从排行榜外部环境完善看,首先教育部对大学排行榜态度似乎有所保留。2000年6月1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当前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采用简单的量化打分和小样本调查的方法,仅凭少数几个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综合排名。其做法和结论没有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在高等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误导和不良影响。依笔者看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的最权威来源,教育部似更宜采取正确引导的灵活策略,比如定期公开有关高校评估的基础数据,为各种排行榜提供最客观的研究基础,使其自发竞争优胜劣汰,最终促进大学排行榜的良性发展。

  其次,中国大学排行榜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发布排行榜的各机构应尽最大努力取得客观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此也应保持平和心态。西安交大一度退出网大排行榜、以及媒体一度热炒的中国人民大学某学生因为不满人民大学排名而状告某大学排行榜研究机构之类的举动并不必要,因为一所大学的实力、底蕴不是朝夕能够改变的。中国一梯队名牌大学排来排去,在前面的始终就是那几所,正是这道理。我们期待着大学排行榜的不断完善和良性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科技日报》2003.2.12(7)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简评朱九思高教实践与大学校长素质
·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关系评析
· 简评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
· 高等学校发展新趋向与高校领导
· 关于大学校长的思索
· 人才沙漠:学历文凭与学术职称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大学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 人口大国如何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
· 从人口规模优势迈向人才优势卡在哪?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