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我国首次开展全国性教育信息化... 12-22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
9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新入网手机用户需向运营商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进行实名登记。然而新规刚刚实施,记者却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特别是小规模代理点“匿名”便可购买新卡的现象仍然存在。 酝酿已久、呼声颇高的手机实名制为何未能做到令行禁止?是什么原因导致违规行为的存在?怎样维护新规有效实施?“新华视点”记者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跟踪追查。 新规定遭遇“软执行” 按照工信部部署,实施手机实名制旨在促进电信业务健康发展、保护客户权益。相关网站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手机用户对手机实名制表示支持。按说这项措施应当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然而有规不循的做法却仍有“市场”。 记者5日在北京市采访时发现,虽然大型营业厅已经按要求严格进行手机新用户的实名登记,但在一些报刊亭和路边店铺里仍然能够轻易买到“匿名”手机卡。 石景山区鲁谷社区一家小店里,记者提出不用身份证买卡,店主一下从柜台里拿出十几张“神州行”“如意通”“动感地带”手机卡。当被问及实名制对销售有何影响,这位姓陈的店主答道:“运营商的分销员还在送货,生意不受什么影响。” 在杭州市沈塘桥车站边的一个报刊亭,摊主说:“有客户点名就要非实名的卡。再说就算把身份证给我们,也无法辨别真伪。”在南昌市广场南路一家手机卡代销点,摊主虽会提醒买卡市民用身份证登记,但表示9月1日前的卡,不需实名登记。 终端零售如此,批发代理又如何呢?记者联系到一位长期给石景山区商铺送手机卡、自称北京移动西区分公司分销员的马女士,她说:“除了全球通的卡需用身份证办理入网,其他的一概不需要身份证。公司有办法给新入网的卡办理相关手续。”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