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无线网络 > 市场解析 > 市场分析
手机实行实名制 谁能够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http://www.edu.cn   2010-09-01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日前召集三大运营商及部分地方管局召开会议,会议透露,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手机实名制的实施对于那些成天做着商业诈骗发财梦的投机分子来说,绝对是一次完美的打击。而对于通信服务商和社会良民们来说,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短信或电话实施商业诈骗的例子不胜枚举,给很多用户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的巨大的影响。从通信服务商的角度来说,手机实名制的实施,能够对信息的合法性进行有效的把关,对于有害或者违法的信息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从而改善服务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公众的角度来讲,这将减少因商业诈骗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可谓是一举两得之劳。

  实名制真正实行起来,通信商将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甄别信息的合法性?这就需要服务商有一颗如行者般的火眼金睛。目前通信产业市场的多极化发展,代理层级多,面对身份甄别难题,产业规范化和相关技术升级迫在眉睫。

  实行实名制,最令公众担忧的是一些低层次的通信代理点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因私利泄露信息。目前多数这样的代理点都不具备规范化操作的条件,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极有可能形成隐患。个别违法之徒甚至可能拿着别人的身份信息二次办卡,再借助他人之名从事非法活动,在公安机关每年侦破的此类案件中,利用身份信息或是无身份信息的“黑卡”,从事商业诈骗等犯罪活动的不在少数。

  手机实名制的实施,任重而道远。它不是简单的将手机号码与个人信息捆绑,而是伴随着一系列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建设。一方面,通信部门不仅要堵住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加强对运营商、代理商的监管,同时应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不管是运营商还是代理商的原因导致用户资料泄露,都必须要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明确泄露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和追究办法,以法律的力量筑牢公民信息安全的大门。

  来源:长江网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