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访  谈
访清华教授程建钢:MOOCs辨析与在线教育发展
http://www.edu.cn   2014-01-06 中国教育报 作者:汪瑞林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如何发展中国的MOOCs

  记者:国内四所知名高校与美国两个MOOCs平台签约并发布了一批中文课程,据说还有一些学校计划跟进。对这种发展趋势您有什么看法?

  程建钢:国内四所大学签约了两个美国MOOCs平台,具有一定的标志意义,不仅在国际MOOCs热潮中有我们中国大学的位置,而且可以提高这些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但从长远发展看,我认为非长久之计,因为我国在教育科研网建设、远程教育办学和网络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另外面对人口众多,且在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距和数字鸿沟的具体国情,此外还有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流量计费问题等因素,我觉得借鉴我国高铁发展之路可能更为合适,也就是系统地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在线教育系统。所以,2013年9月以前我曾呼吁,签约有必要,再签要谨慎,但今天我想说,无需再签了。

  记者:那对于发展我们自己的MOOCs,您有什么建议?

  程建钢:首先,在认识和理解层面,我们要肯定MOOCs的战略意义,从“形而上”去认识MOOCs,但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发展完善MOOCs。在当前方方面面热议或实践MOOCs之际,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尽快组织专门研究小组,系统研究MOOCs与在线教育,对上、对下、对领域内、对领域外讲清楚。进一步组建专家组,制定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基于cMOOC思想的在线教育规划与相应的顶层设计,分类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办学类型又好又快地开展在线教育。要吸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0年来在共建共享实效上不尽人意、三年前大规模录制的视频公开课效果不是很理想的经验教训。值得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和远程教育领域内的专家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并勇于讲真话,避免再出现“专家”扮演事后诸葛亮。

  其次,在实践层面,大家知道在线教育从整体来讲有六大核心要素: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库(中心)、应用服务、评价认证与质量保证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路”、“车”、“货”、“库”、“用”和“评”6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仅仅把课程发布到网上。2013年下半年,美国的MOOCs平台已经开始着手专业建设、学分认证和学位授予问题,英国政府直接把英国排名前21名院校的MOOCs课程统一搭建在英国开放大学的Future learn(未来学习)平台上,这些都表明MOOCs正在开始回归开放远程教育路径。所以,应该从在线教育的6个核心要素寻求创新发展。如针对网络环境问题,需要促使互联网运营商提高网速和克服计费偏高的问题;针对教学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平台,尽量避免使用或购买国外平台;针对网络课程,建设一批具有cMOOC优点的高质量网络课程;针对资源库,建议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学校加盟,构建若干个不同办学门类的国家级资源中心;针对应用服务,建议对于校内教学开展混合教学改革,对于校外教学加速开发与共享,完善在线教育支持服务体系;针对评价与认证,既要发挥体制内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作用,也要引入第三方评价与认证机构参与。另外,不能运动式地为MOOCs而部署开展工作,要与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三通两平台”项目有机结合。

  记者:据说你们团队提出了U-MOOCS,相比MOOCs它有什么优势?

  程建钢:无论是加拿大的cMOOC还是美国的xMOOC,都是从课程层面探索在线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团队首先借鉴MOOCs,研究发布了“清华教育在线”平台的MOOC版,其次,试图从人类学习方式发展变迁的视角,研究适应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在线教育体系,提出了“泛在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育系统”,即U-MOOCS (Ubiquitou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System)。

  从古至今,“时时、事事、人人、处处”的泛在学习的理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传播科技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今已经嵌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环境中,呈现出情境性、真实性、自然性、社会性、整合性等特征,突破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校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界限。所以,U-MOOCS相比以往的网络教育和MOOCs,具有七大特点:即适应泛在学习方式;基于多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等);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讲授式、探究式、任务式、案例式和合作式等);面向多种教育类型(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汇聚丰富的开放教学资源并与其接轨;支持多系统、多终端学习环境的可重组、可扩展开放式在线教育技术系统。值得说明的是,一年来我们在U-MOOCS的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平台开发、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计划在3个月内发布和实践,真正建起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s在线教学体系,为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