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MOOC 发展需多方参与
http://www.edu.cn   2014-09-01 中国教育网络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MOOC 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教育变革,它的发展需要具备5个方面的条件:整个国民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信息化观念的转变;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国家政策、标准、考评、证书认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和便利获取。

  MOOC 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多个因素的融合:决策者的重视程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最重要;就课程本身来说,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就从业者来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准备和观念转变;从硬件上来说,需大大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加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推动宽带网络普及。

  教育机构延续的惯性将成为最大阻力。大学是否能提供足够规模的优质课程资源,开放资源会不会做成“面子工程”?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决定着 MOOC 在中国能走多远。

  政府、平台、大学、教师等相关各方要各司其职。政府应当尽快制定规则,包括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规则,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成果认定规则。政府还要考虑如何让企业认同这种学历;如何激励教师提升技术水平,推动课件资源的丰富,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MOOC 如何与现行学历认证挂钩;如何为 MOOC 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也包括引导性资金投入等。

  平台方(联盟或企业),要提供良好的网络条件,保证大规模在线教育网络的质量并提供良好的技术条件,让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大学则要生产最优质的课程资源,形成辐射效应;设定鼓励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探索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融合到人才培养中;做好学分制与微证书的结合,整合当前证书授予的学籍管理架构。

  教师要考虑的是探索创造新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将技术融入教学的水平;逐步探索出在线学习的效果评估方法;付出更多的精力,主动适应在线授课过程;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要从教育观念上更新。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23日专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一文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