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访  谈
访清华教授程建钢:MOOCs辨析与在线教育发展
http://www.edu.cn   2014-01-06 中国教育报 作者:汪瑞林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MOOCs意义重大但算不上“革命”

  记者:很多教育与信息化专家认为,MOOCs给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对此您并不认同,您是怎么看的?

  程建钢:首先,MOOCs本身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现有的MOOCs课程及其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严重不足。但是,如果以这次“MOOCs运动”为契机,肯定MOOCs的同时,再借鉴开放远程教育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完善和发展MOOCs,并进一步结合信息化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改革,从教育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科学发展在线教育大系统,的确能够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进程。

  其次,需要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历史观视角,客观、辩证地认识、理解和完善MOOCs,不要过度宣传并给其贴上一个“革命”的标签。事实上,对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问题,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国家68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和40多所开放大学(含广播电视大学)开办远程教育,以及传统高校数字校园中的网络辅助教学等,这些在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十余年,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在线教育发展类似,在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与认证、混合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正在不断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另外,历史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多次出现过要“革命”的预言,但事实一再证明往往言过其实。

  最后,2013年国际上逐渐转向融合以往网络教学务实发展MOOCs,而国内高呼MOOCs的声势却有增无减,照搬美国MOOCs课程建设模式和商业运行机制,既缺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际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指导,也缺乏创新的可行方案和顶层设计,行政化打造所谓的MOOCs平台与联盟,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贻误科学发展在线教育的良机。所以辩证认识和分析MOOCs,借鉴cMOOC和xMOOC的各自优点,从教育视角而非技术视角来系统梳理和创新已有的在线教育体系,站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高度,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面向校园内学生和校园外学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完成我国在线教育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南,科学稳步地推进在线教育,才能修成正果。

  记者:国际著名教育信息化专家丹尼尔(JohnDaniel)也对MOOCs持比较理性客观的态度,您呼吁要对MOOCs持辩证分析态度,如何辩证分析呢?

  程建钢:随着信息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数字土著”一代的成长,我们会越来越发现cMOOC在学习方式上的重大创新意义和xMOOC的实践创新价值。尽管如此,也需一分为二地认识和完善xMOOC。

  首先,从教学改革和商业运作模式角度,要大胆肯定xMOOC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诸多优点,即:1.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即时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十分易学;2.模板化的课程结构易于工程化复制,规范化在线课程建设;3.名校名课免费向全球开放,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换和共享;4.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员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5.基于社会性交互工具软件支持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6.虽然课程上网建设成本较传统教学高,但是教学组织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广种薄收”的实施策略,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总之,xMOOC一是通过标准化的线上课程教学实现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受众的规模化和全球化,拓展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链;二是社会资本和资源介入高等教育引发知识产业链“重组”,促进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工与重组变革进程。

  其次,需要客观阐明xMOOC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技术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2.从教学论的视角,x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3.现有的国际上40多个xMOOC平台与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完善,自身尚处于“婴幼儿”阶段,不能因单门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而一叶障目,过度夸大其平台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功能;4.与以往的开放远程教育系统相比,xMOOC仅是课程教学层面,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与其它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OERs)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5.xMOOC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所以既要欣慰少数学员学有所成,也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关心对另外90%学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如丹尼尔指出的,当前许多MOOCs在教学法方面还是非常传统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再其次,xMOOC的兴起和发展可理解为在线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契机。在认识层面,MOOCs引起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教育部门领导、大学管理者、教师和社会公众对在线教育的普遍重视。而在实践层面,无需照搬美国xMOOC做法,或完全另起炉灶运动式搞一套所谓的MOOC系统,而是应该从整个在线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问题、机遇、挑战和对策的大系统,辩证认识和发展xMOOC,从单一的“课程”层面扩展到系统的“教育”层面,从单一的“网络教学”扩展到“混合教学”。

  最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演变逻辑和规律。自从上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和实践开始以来,技术的进步不断促进着教育变革。本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在线教育发展框架,面向传统高等教育的校园内网络辅助教学日益普及,以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教学改革正在国际上步入常态化;面向校园外学员开展学历学位教育的开放大学发展迅猛;面向终身学习者的在线培训日益成熟,如华尔街英语,等等。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充分借鉴多年来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积极完善和发展xMOOC。

  记者:MOOCs对高等教育的变革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程建钢:首先,高等院校可以借助MOOCs真正推进混合教学改革。MOOCs已经进一步使得传统大学认识到在线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深入理解了Bricks(砖块)与Clicks(鼠标)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未来,所以,要抓好这一良好的机遇,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等全方位、深度推进包括面向课程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系统化的混合教学改革。

  其次,应借鉴MOOCs重构开放教育体系,明确高等教育职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态圈已经形成,高等教育踏入到了互联网生态圈之中,并与工作职业生态圈融为一体,工作目标即是学习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转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是唯一的答案,所有的大学都应该开放办学,推行开放教育”。因此,可以借鉴xMOOC在高等教育运作模式方面的探索经验,传统的品牌高校、地方高校、开放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参与并找准各自的生态位,重构开放教育体系,优化生态链,并要未雨绸缪,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

  最后,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基于信息技术、传播科技与学习科学的成果,不断优化面授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多方资本和技术资源,强化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否则,不进则退,终将被淘汰。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