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2.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依托上海学习网公共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以“课程超市”为突破口,加强资源标准的制定与统一,逐步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共享和应用的环境,全面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积极探索“课程超市”服务的新模式,为易班网络学习空间、市民网络学习空间等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支持,逐步拓展“课程超市”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推进上海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建设。 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植入数字版权机制,将网上课程管理模式与商业超市理念、模式及机制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形成新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具体推进内容如下: (1)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课程超市”顶层设计。(2013年12月完成) (2)“课程超市”系列机制研究,包括研究课程质量评审机制、课程标准、课程的可持续性更新与发展机制、数字版权保护等。(2014年6月完成) (3)“课程超市”平台建设,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课、学习课程、交流协作、评价课程等功能;为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课程创建、课程管理、课程答疑、课程测试、教学活动组织等功能。(2014年12月完成) (4)进一步完善“课程超市”平台建设,并完成商业运营模式设计,实现“课程超市”优质资源的可交换、可再生;完成学分认证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与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系统进行对接,促进终身学习认证体系的完善。(2015年12月完成) (二)推进易班建设 继续强化高校易班建设,实现高校用户从学生和思政教师到师生的全覆盖。通过开放平台建设对接高校课程资源跨校共享平台和各高校的教学管理平台,全面整合教育系统的优质教学资源。 具体推进内容如下: (1)确立5个左右试点高校,依托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开展基于本校的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形成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统一标准,并通过易班开放平台,开发相关技术接口,使大部分教育资源能够对接到易班平台。(2013年12月完成) (2)通过遴选10-15个重点高校开展基于全市通用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的教育资源建设。逐步研发基于第一课堂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并选择一批学校进行试点。通过项目和政策支撑等形式,将上海教育资源库、上海高校课程中心的已有教育资源全部通过易班进行重新分类和定位,依托易班进行分享、评价、排行,将高校精品课程与易班资源建设挂钩,全部进行在线展示。(2014年12月完成) (3)推出基于第一课堂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在更大范围进行试点推广。进一步汇集教育系统内各单位的教育资源,逐步将易班建成覆盖大中小学各类课程和课外教育的一站式教育资源展示和应用平台,形成上海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2015年12月完成)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