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福建教育厅 洪捷序副省长在福建分会场参加会议。会后,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各县市区、省直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组织人员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要以建设福建教育科研网为突破口,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抓好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建设。 (供稿:福建教育厅) 广西教育厅 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在广西分会场出席会议。会后,李康要求广西各部门、各市县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加紧落实有关要求,推进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广西还将召开专门会议,专题部署并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供稿:广西教育厅) 河南教育厅 徐济超副省长在河南分会场参加会议。近期,河南将通过会议、宣讲等方式加大对全国会的宣传力度。以全国会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加大投入,尽快出台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抓好省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贯彻落实;抓好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督导。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教育信息化专家支撑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实现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供稿:河南教育厅) 河北教育厅 龙庄伟副省长在河北分会场参加会议。会后,省教育厅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将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制定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大力加强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实现全省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建立政策经费保障机制;学习全国会推出的先进经验,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服务。 (供稿:河北教育厅) 天津教委 张俊芳副市长在天津分会场参加会议。会后,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家聪要求:各区县、各高校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责,抓紧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有序健康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切实保障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深化多元投入机制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 (供稿:天津教委) 四川教育厅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在四川分会场参加会议。会后,省政府明确要求四川各地、各部门迅速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贯彻落实全国会精神、特别是刘延东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全国会部署启动的“十二五”特别是今明两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结合四川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推动四川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实现四川教育现代化。省教育厅正抓紧修订完善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力求用五年时间打好基础,用十年时间建成体系。 (供稿:四川教育厅) 西藏教育厅 9月7日,自治区电教馆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会精神。会议认为,全国会对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全区电教战线要牢记使命,肩负责任,着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缩小区域和校际间数字差距;抓住机遇,超前部署相关工作,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供稿:西藏教育厅) 大连教育局 朱程清副市长在大连分会场出席会议。会后,朱程清要求:要认真学习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讲话,吃透精神,摸清情况,结合全国会提出的建设“三通两平台”要求,确定今明两年大连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重点做好薄弱地区信息化建设,加大优质资源开发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抓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由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大连计划在近期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落实全国会精神,确定推进方案。 (供稿:大连教育局) 厦门教育局 黄强副市长在厦门分会场出席会议,并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厦门将围绕“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理念,突出信息化平台的可用性、互通性和综合性;研究制定符合各类教育特点和发展方向、符合市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依托云技术,积极开发、合理运用各类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技能,结合教师岗位大练兵,建设一支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先进教育信息化理念和掌握前沿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供稿:厦门教育局) 深圳教育局 吴以环副市长在深圳分会场参加会议。会后,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和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进程,打造教育信息化高地;将全国会之后第一项重大活动——拟于9月底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办好,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供稿:深圳教育局) 来自:教育信息化工作简报[2012] 第4期 (总第4期) 相关专题: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