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优政策”引才 还须完备政策留才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日报 2013-03-19 字体:大 中 小
上周,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优人才政策”的《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正式印发,首次打破“落户方可享受资助奖励”的地域限制,对国家级人才的市财政配套资助比例达到全国最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人才对于东莞的重要性亦是不言而喻。回顾东莞过去30年的发展史,支柱产业的优势始终不明显的症结正在于此,研发设计与销售服务“两头”在外,产业链两端的提升都缺乏高技能人才的智力支撑。而在东莞的传统优势与制度红利逐渐式微之时,产业经济欲图实现跨越升级,显然需要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为智力“驱动器”。
从地域来看,东莞既缺少高校这一人才源和技术源,在制度优势和城市竞争力方面亦不如广州和深圳,人才的聚合力自然有限。东莞增强人才吸引力的关键仍在于提升政策优势。
近年来,东莞陆续出台20多项颇有分量的人才政策,从资金扶助、平台搭建到配套服务,均有颇具实效的亮点工作。诸如此次《暂行办法》中提出的,对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给予最高额达2000万元的“资助 奖励”政策,更能彰显东莞政府一贯的大手笔和大气魄。当然,东莞过去的人才政策也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事实上,相比于珠三角城市,东莞的人才扶持政策并未显出特别的优势,对国家和省级创新团队与人才配套资助比例偏低,资助额度不算高,设置的资助奖励门槛也比较多。而一些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又缺乏持久的执行力,比如前些年松山湖园区高调提出“一个博士落户奖励20万元以上安家费”的优惠政策,由于种种原因,执行不过几年便偃旗息鼓,颇令当地企业失望。
也正因为此,《暂行办法》继续提升资金配套资助奖励的比例和额度,创新采取“资助 奖励”的形式,以及打破以“落户东莞”为依据的政策限制,都是对已有优惠政策中相对滞后的环节进行创新和突破,力求解决过去人才引进的短板问题,提升东莞的城市竞争力。
吸引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东莞的人才政策在解决“诱才”入莞的问题之后,还需着力的是让人才愿意扎根东莞。所谓“安心之处是吾乡”,让人才心安于东莞,所需的不仅是扶持资金和高额薪酬,更是完备的生活设施和良好的城市环境。这既包括软性的配套政策,如户籍、教育、社保、医疗等,又包括各类合适的生活休闲场所等硬件设施。
同在上周,《东莞市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暂行办法》也获审议通过,该办法提出根据镇街剩余学位实际情况,对符合一定资格的企业人才子女直接给予学位,免去评分、计分等中间环节,使新莞人子女入学公校优惠政策既能照顾大多数,又适当向高层次人才倾斜。
这项办法虽是公共教育领域的一项新政,其目的则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在莞扎根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亦有着积极意义。事实上,东莞吸引人才的关键,也正在于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与优化,就此而言,东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