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湖北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http://www.edu.cn   2014-12-31 作者:湖北日报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着力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实现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一是建设基础教育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企业竞争提供的方式,采取购买教材同时购买配套资源,或购买教材并配套包年免费使用资源的办法,从政策安排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建设基础教育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等积极参与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的研发。实行“一师一优课”,每位教师至少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一堂课;实行“一课一名师”,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施教学。二是建设特色明显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探索“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建设视频与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同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专业特色资源库,形成良性的生成性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开展数字化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试点,优先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纺织、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三是促进优质高教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本科高校组建“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师范生培养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探索建立联盟成员的学生跨校网上选课学习和学分互认的新机制。建设高校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允许学生大规模参与在网络上开放的课程并主动进行教学互动。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至少开发一门优质资源网络课程进行共享。推动湖北高校数字图书馆面向全省大学生开放,引导高校开发优质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在线课程资源,并实现开放共享。

  着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更加满意的公平教育。一是“补短板”。推进全省3500个左右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实现卫星和因特网“双接入”,保证各教学点至少有2门以上课程能够依托多媒体设备上课,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二是“强师资”。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制定教师信息化能力规范,形成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的公平问题。搭建教师备授课和网络同步研修平台,探索“市带县、县带点、城带乡”的协作模式。建立网络同步研修制度,开展与课堂教学同步的网络研修,突破区域限制,形成省、市、区、县、乡进行教研训一体化协作交流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抓应用”。实施“三课堂”工程,探索形成“专递课堂”(以音视频直播、网络同步上课等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共享)、“名师课堂”(发挥名师网络开课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名校网络课堂”(以名校开设网络学校,提供网络选修课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快速共享,帮助提高教育质量)等常态化应用模式,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效益。

  着力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构建更加优化的教育治理体系。一是构建教师管理系统,实现“一师一号”。(为每一名教师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建立覆盖全省教师的职业发展电子档案系统,做好教师专业成长历程记录,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二是构建学生管理系统,实现“一生一号”。(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建立覆盖全省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三是构建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实现“一校一码”。(为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实现学校、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扩大网上业务办理范围,优化、重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