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应用效果——能源管理智慧化 “江南大学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建设,平台服务于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等能源全生命周期,既完成了能源信息的数字化,又在业务系统上实现了能源的智能管理,还在服务门户上开展了以人为本的人本化、个性化服务。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13 年,在全校科研经费、设备、分体空调总量分别增至2006 年的3.24 倍、1.65 倍、2.33 倍,但全校水电费年度净支出仍然保持在1600 万元左右,与全国同规模高校中相比,保持了较高的能效水平和较低的水电费开支比例,并为学校累计节约水电费支出近亿元。 促进了良好的节能行为。能源本身不会浪费,产生不合理浪费恰是人的用能行为。能源监管平台可实现用能行为的精细化管理,每个人和单位都能清晰地分析出能源使用习惯,可有针对性地改进个人或单位的用能习惯。同时,借助能源监管平台的社会影响,江南大学的绿色文化得以传播。 推动了智慧校园建设研究。通过能源监管平台的建设,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多项软件著作权和十多项国家专利。2011 年1 月,学校作为“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首批示范试点高校,顺利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展望未来——打造智慧校园良性生态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一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将成为建设重点;二是师生对于信息系统和工具使用的自觉和熟练程度大幅度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较高;三是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大量生产;四是以“生”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和手段。这些要求既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也需要智慧校园更智慧。 能源监管重点是监控设备、设施的状态,是以“物”为主线。发展上应以“物”为主线与以“人”为主线并重。以“物”为主线,要扩大“物”的范围和内涵,要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共享,打造校园管理的统一工作平台,为高校资产管理处高效、高质量开展工作服务。以“人”为主线,以用户角色在校活动的阶段和身份为数据索引和存储模式,将“招生- 迎新 - 教学培养 - 学工- 就业 - 离校- 校友”全系列数据依据 先后关系组织到一起,在业务管理层面形成条理清晰的业务数据链结构,实现真正的数据取之于“人”,服务于“人”。 能源监管数据采集点多,数据采集粒度一般以分和时为单位,平台上采集和存储的数据是海量的。在未来发展上应从侧重于通过“物联网”手段获取数据转变为侧重于通过“大数据”挖掘出数据的价值。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寻找能源管理内部,能源管理与其他管理或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为管理决策和个人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协助师生快速做出相关选择与决定,实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目标。 能源监管平台只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局部。未来要加强校园管理、学习管理等多种管理服务业务的整合,变单项服务为多业务综合服务,发挥多业务的协同效应,打造完整的智慧校园建设及服务良性生态。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