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内容与组织 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内容不能全部照搬传统图书馆或者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而应该根据用户需求、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络的特点,选择切实可行又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比如OPAC检索、续借、参考咨询、视频指南、常用数据库检索等。 移动图书馆内容形式多样,既有普通的电子文本,又有图像、声音、软件、网页等,对其组织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元数据进行元整合。元数据提供一种框架体系和方法来描述、表达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并通过一整套共用的编码规则,将来源各异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归纳到一个标准的体系中,具有互操作性、扩展性等特点,能实现各种类型文献灵活查询的功能。图书馆可参考都柏林核心设计元数据方案来整合各种文献。 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格式不一定适用于任何移动终端,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比如有些手机对音频只能支持WMA、MIDI格式,在提供MP3格式时还需考虑转换成其他多种格式;另外,现在虽然大多数智能手机能读PDF文件,但是效果不好,若阅读Word文档,又需要安装手机版Office软件。因此,移动图书馆在提供文献时应为用户考虑,还需要提供TXT格式等。 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内容应丰富且组织有序,以服务为主导,考虑元数据的组织、索引文件的建立、索引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参照,利用实用分类体系、语义网和知识库对文献内容进行知识组织。 移动图书馆构建的移动门户应遵循轻量级和可伸缩的标准进行设计。轻量级门户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小型、节点少,是为了适应移动终端小屏幕以及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限制,在页面设计上可以采用折叠、滚动和下拉方式,内容设计上可以用缩略和分层方式。可伸缩性是指系统很容易被扩展,能随着用户数目的增长而扩展其性能,并且不降低服务质量。 功能及服务 移动图书馆功能和服务内容包含:OPAC 查询、图书续借、展览信息、服务指南、读者留言、短信咨询、在线咨询、信息通告,资源推送、在线检索、培训课程列表、掌上阅读、流媒体服务等,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服务的个性化,基于位置敏感和内容敏感的服务等。 目前国外已经有大量图书馆在开展这些服务,国内少量图书馆于2003年开始尝试提供手机服务——初期主要是短信服务(SMS),2008年之后有更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这时出现了一些基于WAP的服务。目前开展得较好的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等。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