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集成应用 > 教学应用
“多媒体教学”走进中国老区山村课堂
http://www.edu.cn   2012-04-16 新华网 作者:潘林青 张晶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27岁的语文教师刘红正在给五年级的孩子们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将相和》。她先给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战国七雄的区域地图,又用巨幅图片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和氏璧”。这一切,都是在投影仪上完成的。

  刘红是山东省蒙阴县桃墟中心小学教师。她告诉记者,学校从2007年开始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2009年将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及电动幕布等多媒体设备配备到每个教室和功能室,实现了“班班多媒体”。

  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并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

  八百里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二三十年前,这里的农村教育还是“一支粉笔、一支教杆、一个小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

  教学经验丰富的石谊群说,以前教书的时候,很多东西只能口头表达,想拓展的很多东西没有方法去展现,每堂课可以容纳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比如以前讲到《鸟的天堂》中的‘榕树’,因为北方没有这种树,我用手给大家比划了半天,孩子们还是一脸迷茫。而现在,只要一分钟我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榕树照片下载下来给学生看,方便、直观。”

  由于蒙阴县地处山区,很多孩子离家有十几公里的山路,所以多数学生寄宿在学校。学校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定期安排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欣赏音乐美术作品,还对他们进行安全和生活常识教育。

  在课堂上,记者见到了10岁的类国华。她一直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老师讲的要点,还不时点点头。

  她告诉记者:“现在上课特别有趣,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看到图片和动画。晚自习的时候,老师还会给我们放电影,我最喜欢的电影是《阿甘正传》!”

  校长刘乃昌说,如今山里的孩子享受着与城里一样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丰富的课余生活也能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从过去山区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到现在实现‘班班多媒体’的教学,这是中国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缩影。”蒙阴县教育局局长许方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促进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000年以来,蒙阴县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累计达5000余万元,共配备教师用机2814台,建成多媒体教室582个,并建设完成了内部校园网、电子教室、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等,目前已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想把全世界的好东西都呈现给孩子们看!”刘乃昌说。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