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宁波三中“电子书包”教学现场(上图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下图是学生在电脑上看到的演示)。 记者 王鹏 摄 如果物理实验的步骤没有看清楚,怎么办?利用“电子书包”技术,同学们可以反复地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对学过或正在学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利用“电子书包”技术,教师可以立即知道。 昨天下午4点左右,宁波三中高二(4)班在“电子书包教室”里,上了一堂物理课,体验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电子书包”。据了解,此前我市已有几所小学和初中尝试“电子书包”,而在高中里尝试“电子书包”,这还是第一次。 据在现场指导的一位上海专家称,目前,全国在高中里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的,宁波也是第一个。 现场>>> 师生互动增多 上课积极性提高 昨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宁波三中女教师徐丽海走进“电子书包教室”,作课前的准备。此时,同学们的课桌上已竖放着一台台类似平板电脑的“电子书包”终端。4点左右,高二(4)班的物理课开始了。 这节课上的内容是关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徐老师先放了一段录像,“动车、吹风机、电风扇、录音机……”,从这些看似无关的物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点,然后导入这一课。 整节课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实验环节。徐老师做实验时,课堂上的摄取设备就把实验的过程即时记录下来,并在教室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徐老师可以把实验的过程画面,实时发送到每位同学面前的终端上,让同学们慢慢地、一边又一边地回放,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在作业环节,同学们还能自己动手在终端里做物理实验,一旦操作错误,终端还会有提示,直到正确解答为止。同学们做客观题作业时的正确率,也能及时在大屏幕上反映出来。 一位同学告诉记者:“与原来传统的上课相比,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图解、动画等直观的形式,让原来比较难懂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学得更快更轻松了。”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