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二)教育工作承担的重大使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教育工作使命重大。
一是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教育要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是研究探索科学发展方式和机制。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教育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
三是健全完善教育基本制度体系。十八大报告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要求我们以完善教育的标准、制度、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系统完备、成熟定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五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为每个孩子提供能发挥自身禀赋和潜能的合适成长道路,实现多样化成才、人人成才。
六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七是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服务。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劳动者报酬不断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的目标。
八是建设学有所教的终身教育体系。把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加强终身教育国家体制、体系、机制、政策研究,着力构建体系科学、制度健全、功能完善、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国家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理解十八大的精神实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形成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校安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等工作与十八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规划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政策还不完善,民族教育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继续教育还不能满足学有所教的多元需求,校安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两大惠民工程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我们从问题入手,深入分析问题的症结,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解决问题的举措,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实际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