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信息化助力农业科技指导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分散、生长周期长、远离城市等特点,农业专家工作站的特殊性,传统的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的工作站模式,不仅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效率低下,而且长期到基层也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活动。因此,利用现代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站新模式,是“为专家减负、为农民解难”的必由之路。 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农业专家工作站升级为网络专家工作站。农业专家工作站是指高校为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更好地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农场、种养殖大户等,建立专家常年进行生产指导、技术培训、问题解难等驻地工作站,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并为专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提供新模式,提高专家工作效率和三农服务水平。 通过网络化改造,架设高清摄像头、环境气象采集仪、智能问题求助终端等,将传统专家工作站改造为网络专家工作分站,并实现与学校总站的网络互动。通过南京农业大学网络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在学校专家、教学科研生产基地间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交互、科技指导、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的信息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专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及时获取基地的信息(视频、图片、文字、气象等信息),跟踪农业生产状态,开展远程指导、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从而有效指导生产,实现工作的智能、远程、移动和高效,大大拓展专家的服务范围与数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网络专家工作站的构成 网络专家工作站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专家工作总站、网络专家工作分站、网络专家工作站平台等主要部分组成。 网络专家工作总站 网络专家工作总站主要是供校内专家开展远程基地信息监测、远程指导、远程诊断的总控制中心。多媒体中心建立校内多媒体展示与集中控制中心,配置了2×3的DLP大屏幕、远程会议系统、集中控制设备、网络录像机(NVR)、数据采集服务器、工作终端电脑、光纤网络接入等。可实现同时6路远程高清视频接入,远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显示,与远程基地进行互动指导等。主要服务于学校的专家,同时作为整个信息的汇聚与交互中心。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