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存储分析 > 专家观点
英国雷丁大学唐银山博士:云计算,看上去很美
http://www.edu.cn   2010-08-23 科技日报 作者:刘海英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唐博士称,云计算服务如果能像银行通过使用储户资金进行资本运作来获取盈利一样,使用客户的“云”中数据进行营利,将是一个理想的运营模式。但目前,用户储于“云”上数据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确,其使用权限的分配归属等问题都无法解决。一系列问题导致目前所有的经营模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否合理,能否成功,皆难定论。

  不可回避的安全性问题

  一谈到云计算,安全性问题无法回避,实际上这也是目前云计算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虽然目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都在竭力淡化或避免此一话题,但作为消费者,这却是他们取之弃之的关键。

  唐银山博士指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云”端数据的使用安全。作为用户,当然希望更多的数据放在“云”上,这样他们耗费的资源会更少,得到的便利会更多;但越多的数据存于“云”中,就意味着有越多的数据被滥用的可能,这种两难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让很多用户迟疑不决。

  唐博士强调,关于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人们存在这样的误区,即放在“云”上的东西容易丢。实际上,在排除服务提供商的诚信出问题的前提下,从云计算的整体技术架构来看,其安全性即使不比其他网络系统好,但也绝不比它们差。除了中央数据服务器外,用户数据存储在哪片“云”上,无人知晓,因此增加了盗取难度。而如黑客窃取数据事件,则不应在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考虑范围之内——高明的黑客想要偷走的东西,存在哪里都不会安全。

  必须面对的消费者心理模式影响

  人们对云计算服务的犹疑,除安全疑虑等原因外,消费者心理模式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唐博士指出,面对一个新事物,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怀疑—认知—接受(或不接受),这是所有新事物出现后必然面对的过程。就拿买车还是租车来说,从节约资源并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看,人们租用车辆是最合适的,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购买车辆而非租用,这是一种普遍的消费心理——东西由自己掌握最保险,东西在自己手里最方便。许多人认为,将数据系统服务交予未知的第三方(即“云”),即使网速再高,也远不比使用自己面前的系统来得方便快捷。因此,对于中小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来说,云计算的吸引力自然会有所折扣。

  谈到云计算的未来,唐银山博士表示,作为一种方兴的网络技术应用,云计算有很多吸引人之处,但如不解决经济模式的问题,也无标准、法律等方面做保证,云计算的未来之路将会越走越窄,也许未来网络世界的天空,将会“万里无云”。

  (编辑:孟繁祝)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