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C I O
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
http://www.edu.cn   2013-11-22 中国教育网络 作者:任友群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对于多年从事高校信息化工作的人来说,困惑和思考始终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信息化建设需要面临的问题,使我们纠结,也有很多成绩令人欣喜。

  众所周知,在信息化领域会议不少,高校的信息系统、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乃至图书馆等等,各级各类系统都有研讨和活动。刚刚入行的人往往混淆,信息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太多的技术门类,令专业人员应接不暇,彼此之间沟通有限,因此,表现出来就是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现在不同技术逐渐开始共同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学校最主流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这就为我们理清高校信息化各种关系,在利益相关者视野下做好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提供了条件。

  战略规划的挑战

  高校为培养人才而设,教学是绝对的主流。然而教学的信息化,需要面对学校不同部门的决策主体,教学信息化决策需要一个协调共享的机制。

  目前高校的管理体质使信息化决策的主流体相对惟,职能集中在信息化部门,由信息化部门作为主导者,推动学校方方面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这种决策过程往往导致工作事倍功半。同时,信息化规划中的需求导向单一也成为阻碍高校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的门槛之一。当前高校,以管理部门作为信息化需求的主体,管理部门是信息化战略规划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信息化战略规划与高校战略规划、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关系不够紧密,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相对孤立,无法在学校整体的业务发展中形成合力。加之高校信息化工作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对实际工作安排的指导价值不高。因此,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始终未能进入学校战略规划的核心和管理决策的主流。

  作为信息化部门的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推广成为学校其他相关部门也想做的事。”厘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使信息化建设成为符合每个利益主体发展的共同载体,才能使信息化建设走上高校发展的正轨。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