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我国首次开展全国性教育信息化... 12-22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只需一根网线,就能连通你到达名校的梦想之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网络公开课,中译“慕课”),这个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崭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隔墙,让更多的人分享以前少数人才能享受的优质资源和精英教育。 和以往为毕业而学习、为就业而学习不同,慕课让人自由地依兴趣选课,让学习远离“枯燥”并回归求知爱真的本质。慕课以多元化的内容优势受到年轻人追捧,正在使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终身学习”成为我们身边的现实。 大二学生一年修完30门慕课 开学即将上大三的吴金翰在福建泉州华侨大学修财务管理,辅修金融,成绩在班上并不突出。“我不逃课,但对课堂教学也没有太大兴趣,期末突击一下能过关就行。”正在凤凰旅游的小吴在电话中嘿嘿笑着对记者说。 但当他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时,他却是一年修完30门课、拥有29张结业证书的“大牛”,所修课程从金融到《怪诞行为学》、《法医学》。 吴金翰涉足慕课的初衷是提高英文水平。去年8月,他选了第一门课: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通俗人文课程《创新与改变》。很快,慕课里五花八门的课程让兴趣广泛的他着了迷,一年来选了30门课,有时一天就学完一周的课程。 对小吴触动最大的并不是金融课程,而是Coursera上的第一门中文历史课程,台湾大学吕世浩讲授的《秦始皇》。 “在第一周课程上线第一天,我第一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全部视频,中间除了上了一次厕所外没有任何停顿。论坛里有同学盛赞吕世浩,说这是他教过的最棒的历史课,要我说,把‘最棒的历史课'改成'最棒的课’也丝毫不过分。激动和感慨之后,我又把第一周的课程看了一遍,这次不断按暂停键,认真记笔记。” 那之后,每天课余,小吴除了看新闻就是上慕课学堂。今年3月,大二下学期,小吴达到了“刷慕课”的巅峰:同时注册10门课,甚至在他认为无聊的课堂上用手机打开预存的慕课视频。 在最着迷慕课的时候,小吴开始自省:为什么要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是不是过于注重取得结课证书而忽视了学习本身?能否将获取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他找到的答案是,“学习是一生的事业,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习过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使人终生受用。”电话那端,这个20岁的年轻人说的话让记者汗颜。 小吴说,慕课课程结课标准各不相同,有些课程只需完成简单的测试,并且可以多次参加测试,有的课程测试的选择题每次都原封不动,多考几次就能得到全部正确答案。但学慕课不应该只为拿张结课证书,满足好奇、训练思维、培育理性、享受智力愉悦,才是目的,从广义上说,学了东西总会有用。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