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应用技巧
如何提高备份复本的安全性与可用性
http://www.edu.cn   2010-08-07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备份是保护数据的最基本手段,但企业数据内容成分混杂,除了数据库等结构性的数据外,还有大量以档案型态存在的非结构性数据。如果不区分数据的性质与内容重要性,一律予以备份,不但浪费备份储存媒体的空间,甚至还可能因而备份到含有病毒的数据,以致危害了数据的安全。

  要解决这问题,可以从源头管制、过滤备份文件类型,以及在备份前启动病毒扫描等方面下手:

  源头管制——禁止特定类型档案的储存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禁止特定类型档案存放在企业公用储存区中,直接管制允许存放在档案服务器中的数据类型,禁止影片文件或音乐文件的存放,这样自然就不会备份到不必要的档案。目前许多NAS都能提供这类功能。

  排除特定类型的档案,不予备份

  另一种方法,就是在备份前过滤特定的档案类型,如此即使在线磁盘中含有部分重要性不高、无须备份的档案,也不会全部复制到后端储存媒体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备份软件,都能提供这类功能。

  这种方式的不足,就是只能以档案类型(通常是扩展名)为过滤基准,因此只要更改扩展名,就能避掉过滤机制,也无法判断档案中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危害的病毒等数据。若一时不慎而备份到含有病毒的数据,则很可能在源文件损毁、急需透过备份还原档案时,才发现内含病毒的备份复本也是不可用的。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