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技术中心 > 存储保护与管理
哪种方式数据最安全?备份还是容灾?
http://www.edu.cn   2010-11-15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备份与容灾是存储领域两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备份与容灾中都有数据保护工作,备份大多采用磁带方式,性能低、成本低;容灾采用磁盘方式进行数据保护,随时进行、性能高、成本高。其次,备份是存储领域的一个基础,在一个完整的容灾方案中必须包括备份的部分;同时备份还是容灾方案的有效补充,因为容灾方案中的数据可能丢失,存储也有完全被破坏的可能,而备份提供了额外的一条防线,甚口使数据丢失也可以从备份数据中恢复。要保护数据,需要数据备份和容灾系统。但是很多用户在搭建了备份系统之后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其实还需要搭建容灾系统。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

  数据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系统数据崩溃时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虽然它也算一种容灾方案,但它的容灾能力非常有限,因为传统的备份主要是采用数据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备份磁带也是在机房中统一管理,一旦整个机房出现了灾难,如火灾、盗窃和地震等灾难时,这些备份磁带也会随之毁坏,所存储的磁带备份起不到任何容灾功能。

  2.数据容灾能力的分级

  真正的数据容灾就是要避免传统冷备份的先天不足,它能在灾难发生时全面、及时地恢复整个系统。数据容灾按其能力的高低可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国际标准SHARE78定义的容灾系统有7个级别,即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0数据丢失等。

  数据备份类型

  数据备份有多种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选择备份类型时,一般的规则如下:

  1.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代码,可在每次系统更新或安装新软件时进行一次全备份。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