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 新  闻
孩子更需要亲情
http://www.edu.cn   2005-08-11 作者:刘砺平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在太原市并州路一家网吧门前,一位13岁的少年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放暑假了,爸妈整天忙工作,晚上很晚才能回来,我只好一个人出来上网玩。其实我也不想呆在网吧里,很想让爸爸、妈妈陪我,可是他们都没有时间。”

  教育界人士指出,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长很多,许多孩子在暑期不得不进入一种“无监护”状态。年龄小一点的被父母关在家中,孤独不说,还可能导致各种险情发生;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在街上游荡,出没于书摊、网吧或到河边、水库玩水,极易受到意外伤害的威胁。

  从事教育管理和研究近20年的山西省教育厅专家刘本群指出,孩子放暑假以后,紧张了半年的心情得到缓解。他们在向往尽情玩耍开心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家长的陪同与关爱。特别是10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正在处于性格形成及转型时期,尤其需要父母的引导。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有逆反心理,其大部分的成因都与缺少交流沟通有关。

  刘本群说,漫长的假期正是家长与孩子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好机会。假期中孩子没有功课与考试的压力,心情愉快,容易沟通。家长应主动与孩子谈心,多给孩子一些行动和心灵上的关爱,最好能带他一起郊游、一起学习。家长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认识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行,特别是给足钱就可以了。实际上,孩子们更需要自己在父母心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他们需要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尊重。

  当然,关爱不等于包揽一切。那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或者完全按照家长个人意愿来强行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的“关爱”并不可取。特别是对于年龄稍大些的中学生,更容易激起逆反心理。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