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智能“个人管家”比人类更有效率 本巴萨特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某公司的技术支持员工打开智能手机里的服务应用,查看今天的工作计划安排,第一项任务是拜访市中心的某银行客户,他滑动几下手机屏幕,找出地址,然后从导航应用里找出路线地图,出发。到了该银行,这名员工打开手机找出银行客户的联系人,打一个电话,客户联系人下楼带他到办公室。不料到了位于17楼的客户办公室后,该技术支持员工发现自己将一个替换零件忘在了车里,于是他只好下楼再回到车里去拿。 在这种情况下,本巴萨特博士预计这名技术支持员工光是在手机里寻找和使用他需要的信息和功能就要花7到12分钟,每一天,这名员工类似上述的任务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浪费在“机械化”地使用手机这个工具上。 然而,在一个充满智能个人管家的世界,上述场景会变成:某公司技术支持员工打开手机里的服务应用查看今天的工作计划安排,马上收到第一项任务通知:拜访市中心某银行客户,“个人管家”接着询问他是否需要地图导航,点击“是”之后他立刻上路,接近地图上显示的目的地时,“管家”自动给手机里该银行客户的联系人打电话通知该对方技术支持员工马上就到,当该技术支持员工下车时,“管家”“感知”到他的工具箱里少了一个替换零件,提醒他从车里拿出来。 类似本巴萨特博士所说的“管家”将通过改变我们对于“互联网搜索”定义的方式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前瞻性搜索”的软件代理使我们不再需要在搜索信息上浪费时间,它们会预测我们的需求,然后将我们需要的信息送到我们面前。随着这项技术的日渐成熟,送到我们面前的信息也在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实用。 现在,像Google Now这样的情境化搜索工具开始出现,它们综合考虑用户的地理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等信息从而提供更为精确和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代表我们向“前瞻式搜索”的软件管家技术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人机沟通”仍是难题 让机器真正听懂人类的自然语言仍然是软件管家技术的最大挑战。毕竟,再怎么说,软件管家终究只是依靠人类撰写的程序去执行工作,而人类自身对于现实的表述则有很多灵活的“技巧”、“常识”等,当我们告诉软件管家“我要找披萨”的时候,软件管家有可能给你一个标注附近披萨店的地图,也有可能搜出一堆披萨图片给你看。 目前,虽然像苹果的Siri这样的语音助理软件不管是从语音识别还是人机沟通的角度看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随着这两个方面的日渐改善,不难想象未来Siri或者Google Now可以执行除了“回应要求”以外的更多功能。一旦人机有效沟通的难题被攻克,互联网将能够为我们提供“真人助理”般的体验,照顾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用户还要不要自己去搜索? 不管是搜索互联网、邮箱收件箱或者是自己的设备上的信息,对用户的工作或者生活来说,都将逐渐变得没有必要。搜索不单单意味着借助谷歌(微博)搜索互联网的茫茫信息大海,还需要搜索用户自己的数据和相关信息。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伴侣临下班突然要开会无法去学校接孩子,你不再需要经过多方面考虑、通过多个电话、短信或是邮件重新安排一切以确保自己接替伴侣按时接孩子回家,你的软件管家这时会对你的目标和现状进行分析,重新协调你的计划,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你要做的,只是点击“同意”,软件管家则立刻开始行动。 有了自动化的软件管家、情境化搜索、我们的设备上存储的大量信息以及物联网,搜索技术毫无疑问将变得更有用、有效和便利。苹果Siri和情境化搜索工具Google Now开始将这几项技术结合起来,如果进展顺利,就像上文提到的,我们不用花时间和经历去寻找信息,信息自己会找上门来,那时候的互联网商业世界将会如何竞争,则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