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解  读
胡启恒: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公民媒体文化素养
http://www.edu.cn   2009-12-30 光明日报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新文盲  图/丁聪

  受到各国重视的公民媒体文化建设,对于建设一个拥有高素质社会公民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我国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

  媒体文化素养的战略意义

  什么是媒体文化?目前没有意见一致的简单定义。与媒体文化平行的概念是传统文化,即读和写的能力;媒体文化还涵盖了音像视频的内容,而不只是文字。英国电信与媒体监管机构将其定义为:在多种环境背景下访问(使用)、理解并进行通信的能力。更高的要求是,从认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上升为批判思维能力,包括问询中肯的问题,分析、评价所得到的信息。例如,一个有媒体文化素养的人应该能使用电子节目指南找到自己需要看的节目,他可能对节目持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只是欣赏;他可以认识到,节目制作者是打算对他施加某种影响;他可以利用节目的互动功能,或者给制作人打电话;他也可以用电子邮件与节目制作者交换意见;他还应该能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制作自己的视频、音频内容。

  媒体文化素养是一个国际研究热点,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将媒体文化素养看作是建设先进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欧洲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认为必须使自己的人民具有使用及参与新媒体环境的能力,成为积极行动的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而其关键在于媒体文化在欧洲的普及。为了能抓住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的社会机遇,欧盟将推进媒体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媒体文化素养提到信息时代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将其当作整个欧洲的一个战略性、综合性目标。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