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技术中心 > 存储网络
分析存储网络与存储系统架构
http://www.edu.cn   2010-05-28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存储网络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的需求特点,各大存储厂商都推出了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SAN架构和iSCSI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存储区域网络整合存储(SAN),使多台服务器直接访问共享的磁盘和磁带资源,实现网络集中存储,解决了分散存储带来的容量扩展困难、管理困难、空间利用率低、数据可靠性低等问题。

  而对于IP存储技术,由于iSCSI协议将SCSI数据传输的基础从封闭昂贵的FC协议转移到IP之上,使存储系统突破了长期困扰的兼容性、成本和管理型桎梏,使存储网格、广域数据传输、大规模服务器数据集中、远程容灾、高性能交换式存储架构等存储技术脱下昂贵的外衣,成为中小用户均能轻松获得的最新存储技术。对于中小企业,IP存储具备组网简单、易管理维护、合理成本投入的特点,十分适合中小企业市场。

  存储系统架构

  结合应用系统特性,选择合适的存储架构。存储系统的架构直接影响到应用系统,如果使用文件服务器或文件共享等应用,选择SAN架构就需要添加额外的系统去组建该类型应用。如数据库、邮件等对I/O要求高的应用,选择NAS架构,也无法提供基于块的高I/O访问模式。因此,需要结合应用特点选择适合该应用的存储架构。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