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征文 > 作品展示
在实践中继续学习的感悟
2009-09-27    孔建新

字体大小: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

  0.引言

  共和国的日历翻过整整60年,我也步入甲子龄。与共和国的教育事业相伴留下了少年享受教育的乐趣以及在实践中自学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的步步足迹。

  作为与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享受教育的黄金时期经历了文革,失去在校继续学习之后就被投入农村艰苦生活的社会实践洪流。两年后有幸招回云南冶金矿山成为一名检修焊工。一年后步入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13团宣传股的一名反映兵。三年后因父辈系归国华侨的身份而被迫退伍回单位。

  对知识的渴望促使我们这一代的许多人走向中国教育为求知者铺就的一条平坦而又艰辛之路。我们虽然没有享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的浪潮中我们自学到了改革实践需要的本事。没有文凭也没有阻止我们这一代人能力的发挥和对国家的贡献。实践证明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1.自学的收获来自于建国初期的基础教育

  我在步入统计工作的实践中巧与高斯分布结下难舍之缘,信守“不抛弃学习过的知识不放弃思考中的发现”的箴言,先后撰写有关统计专业的论文近百篇。上世纪90年代论文被《中国经济文库》《中国科学技术文库》收录,还有多篇被其它文献收录。自2002年起五次登上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演讲台。《偏斜分布密度函数的提出与推论》研究成果以一个自学者的身份步入了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统计学与应用全国博士生论坛。自2008年3月5日至今的一年半的时间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达34篇,在通过同行专家评议过的论文中综合评价4星以上达一半。同时还在其它期刊和学术研讨会投稿十多篇。在提出的诸多新概念之中,左右期望差的概念确定了随机变量在单峰的条件下分布曲线的拐点,从而解决了偏斜分布任意区间概率的计算问题。进而扩展了高斯分布的内涵,使高斯新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学模型既能描述正态分布又能描述偏斜分布。

  作为新中国受教育的亲历者,今天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少时所享受的基础教育。回首过去,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布汉语拼音字母在小学用于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代替过去的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就是这年我进入了云南会泽偏僻的冶金矿山的子弟小学。虽然单位地处偏僻的山沟,但它则是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专家进行技术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许多来自北京冶金部的相关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在山沟。有幸我的数学老师刘凤云来自于北京,具有广博学识的刘老师讲述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激发了我少年时代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对高斯的崇拜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一生。初中仅一年半的学识通过自学终于在1983年考取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工业统计专业》并在企业自办的教学班学习。1986年毕业后于1989年参加全国统计本科的自学考试,当时自己就意识到不可能取得毕业证,因为我不可能用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自学英语上面,高斯分布在实践应用的研究需要的是统计专业上的再学习。1995年取得了除英语外的所有单科合格证,但至今还未取得统计本科的毕业证。在课题研究的论文写作发表后同行专家在评议中提出的不足都集中在论文摘要的英文表达问题上,所以计划明年退休后挤出一定时间拿下英语单科合格证,以便在自学的阶段路上划一个分号,因为在自学的路上是没有句号的。

  今天取得的成果及实践中自学的经历引出对中国教育的新思考。

  2.兴趣和爱好是学好一门课的前提条件

  以数学为例讨论亲身的感悟。教育界冯克勤先生有一句话:“如果你使学生都有一个好的分数,那只算一个合格的教员。但若学生们在你的课上对数学着了迷,看到数学的火焰光彩夺目,那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员。”人们称数学是一条长河,“这条深河正是由于它蕴涵无限的奥妙和美感,才得以诱使众多的人去探索、去遨游、去为之献身。” 最典型的例子是少时陈景润遇到了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沈元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班的学生。 一天沈教授就兴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因为它奠就了少年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目前学生迷恋电子游戏不在少数,他们在游戏中当攻克一关后便又想攻克更难的一关,使之陷入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如果在数学的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潜在热情。把一些相关有趣的命题丢下,自由地让有兴趣和爱好的同学为之奋斗。目前把学生从网络游戏的兴趣中争取回到需要学习的科目中去是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教育看祖国60年巨变
· 一句传家话
· 壮哉我中国少年
· 寻梦
· 腾飞的东方巨龙
·
· 我与职业教育
· 时中华六十华诞祭百年英雄文
· 喜迎华诞话教育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