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一)
我是一名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的心在台北,也在北京。不知是天生还是后天,自小我就跟历史,政治混的特别熟,致使我恨透了李登辉同志,常常想送他去见马克思先生,让马先生给他教育教育。这当然是小时幼稚的想法。
(二)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是香港和澳门回归母亲怀抱的大喜日子。也是我们华夏子孙梦寐以求的激动时刻。此时此刻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同胞们热切拥抱,举杯祝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多少中华儿女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然而——什么时候才是台湾归家的日子呢?满怀梦想的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口痴痴地想……
(三)
今天是春节。台湾的的春节没有给人带来团圆的气息,清冷的冬日里甚至更看不到一丝温暖。无色的天空只是让街上的红灯笼显得更红一些,让人们的新衣更艳一些,却不能使人们的心情更亲切舒畅。
三十而立,激情澎湃,急需创业的我就像一个和母亲分离了几十年的孩子,在街上孤单的踯躅,望着两旁闪烁不定的灯火和那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那电视节目播的是北京人民在春节吃团圆饭时的幸福时光……恍惚间我的心头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我觉得我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对,何不到北京去?于是,我便孑然一人踏上北京的征途。
(四)
走访,考察,商谈,选址,就位,很快我就在祖国北京经营起一家服装批发生意。祖国母亲对于台商有很多优惠政策。 感受着祖国母亲的关怀,呼吸着祖国大地的空气,自然而然地让我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寄望,更加干劲十足。“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响亮而动听的歌曲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浪潮响彻大江南北,经济蓬勃发展,生活水平逐渐上升。我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听着来自大江南北的声音,感受着祖国母亲人民的热情关怀,一种来自内心的温暖,亲切已经慢慢生根发芽。
(五)
临近春节,三年了,身在北京的我要回去了,终于不得不要回去了。春节第一次实行包机。久违的台商们感慨万千,心中澎湃。飞机,终于,慢慢的上升,一步一步的远行,我的泪水,可千万别流。回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穿过大海和陆地,目力之所及,仿佛又感觉到了亲切,温柔的笑脸……到了,到了,还是到香港来了,感受着飞机在香港那短暂的一转,我的泪水终于无法再忍,恣情地流泻着,流泻着,似乎毫无止境……
(六)
台湾,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我深深热爱着她。自从北京回来后,台湾还是风韵依旧,但我却始终融不进这座熟悉的城市,感觉上总有亲近而不亲切的彷徨。
身在此处,心在彼岸。
浮云流动间,月亮静静地显出来。新月。月光皎洁。清冷而寂寞。
我还是一个人在窗口静静的和月亮对视。了然无声。夜色朦胧中,我的心里飘忽着一个遥远的梦境。那是一个失落的孩子终于重新回到了母亲怀抱中的一个梦。不!!!应该是真实的。
(七)
北京。在祖国母亲宽敞的怀抱环境中,生意逐渐走上正轨,年近中年的我经常把生意交给年轻人去打理,而更趋向于稳定安然,团圆一家的生活。
我,慢慢散步到了一个大商场里。一个妇女焦急万分,众里寻他千百度,通过广播原来她希望各路神仙大侠帮他找回丢失的儿子。于是在大家众志成城的帮助下,终于帮她找回了儿子,那妇女的心里充满了喜悦的激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亲吻着,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她久久凝视着自己的孩子,那目光里充满了关切,慈祥,疼爱……“人世间难得的是爱情,宝贵的是团圆”这句话说的真不错。
不久以后,这个镜头也许会成为定格在记忆中最深的一抹痕迹,永远成为现实。
“尊敬的各位旅客,您所搭乘的北京-台湾的航班即将到达,请开始检票,谢谢!”机场播音小姐亮丽动听的声音伴随着乘客们的欢声笑语在大厅里袅袅环绕。我像往常一样,熟悉地办完程序后,登上飞机。飞机缓缓飞行,天空陆地大海缓缓移动着,在祖国母亲和台湾正式实行三通直航后,我像小孩儿似的激动的连续地搭乘了几次直达往返的飞机,而此刻的心情甚是平淡,甚是自豪,因为:
梦,开始变成现实了……
(八)
接近死神边缘。
我立下遗嘱,要求子女把我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海上去。
我在极模糊的意识里寻觅最后一点点关于您的记忆。此时与当时的记忆,憧憬,忽然连成一片。一片绚烂的回忆和一片希望如同两条溪水汇在一起。
我朦胧的眼里似乎感到一丝刺眼的光——对,没错!那是一根火柴,就像卖火柴小女孩那充满梦想的火柴。那火温暖而绚烂,火光很柔和,很纯粹,很美。在跳动的火焰中我看见了最初的渴望——那个失落的孩子在母亲温柔的怀抱下,正茁壮的成长。
(九)
霍然,万籁俱寂。呼吸停了。但那梦还在延续……
[ 来稿时间:2009年9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