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建设目标及建构范围 经过一连串的需求搜集和分析,项目团队订立了以下的目标: 1. 落实香港推行大学本科课程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提升大学教务行政系统的功能,包括入学申请,学生注册、选科、学科评核处理、毕业审核等功能之新要求,并制订与各相关部门之学生数据联系界面协定; 2. 简化操作流程,到避免不必要的人手操作,达致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 3. 提供数据更新的流水记录,有效地提高用户操作的自主性; 4. 提供自主的报表平台,让用户根据个人权限而进行数据提取,进行报表的编制; 5. 重新检视及简化各内部与外界组织之数据交换联系界面运作; 6. 采纳开放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提高修改系统的灵活性,以配合大学的未来发展要求; 7. 提高系统运行的自主维护,避免及降低不需要的人手维护操作; 8. 运用当前普及通用的开发工具及技术开发系统,从而提高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 新系统需要包括以下的建构范围: 1. 大学教务处管理之课程,当中包括新实施的本科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课程,另外也有副学位及研究生课程; 2. 将多年来已毕业或已离校的学生记录作收藏归档处理,转移至另一数据库,务求腾出更多数据库的空间,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效率; 3. 学生记录系统建构内容包括,包括入学申请,学生注册、选科、学科评核处理、毕业审核等功能。 建设路线图 项目团队在构思项目推行方法时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包括制订用户需求的时间是否足够让教务处搜集有关意见,系统设计的方式,新系统开发技术的建立,整合方式,包括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方案,新旧系统数据转移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如何减低新系统推出时的风险,以及其有关的意外事件处理方案等等。 另外,项目团队也考虑到系统能提供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应付将来未知的变化,还要关注如何提高不同用户对新系统的接受程度。 核心行政系统的重构,使团队有广泛的机会去优化措施。大学学生记录系统的重新设计,涉及重新审视所有业务流程和相关技术的软件,硬件和数据存储系统, 重构重点包括: 将1986 年前的相关学生书面记录数字化及中央化; 将1986 年后的学生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在独立的数据库; 采用了一套新的 (Web) 系统开发技术,使用户任何地方都能使用此服务; 重新建构行政信息化基建,提高能源效率,实现更理想的资源使用效益。 最后,项目团队决定采取分阶段分组件交付和试点推行的方案,并订立以下的项目时间表,以尽量减低业务风险: 第一阶段:2009 年9 月,启动旧生记录归档子系统,把历史记录数字化和归档; 第二阶段:2010 年12 月,试运行入学行政子系统; 第三阶段:2011 年11 月,全面运行入学行政子系统; 第四阶段:2012 年3 月,完成新旧系统数据转移,全面运行学生行政子系统,并处理双轨学年的招生。 项目管理以及执行组织架构的设立 1. 大学四年制实施协调组——负责检视有关系统重建及提升项目的建成/ 进度; 2. 大学四年制本科课程履行工作组——审视系统满足及合乎大学的学术结构要求; 3. 学生记录系统开发项目团队——开发小组共有二十多名组员,负责建构新系统及有关推行的工作; 4. 特别措施冻结旧系统改变,集中资源以应付重构项目; 5. 设立多种沟通架构,以最有效的方式收集及发放有关的意见及消息。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