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迈... 11-15
|
应急事件的防范与快速处置是各个部门协同作战、快速调度、统一指挥的过程,以期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在依托各类基础通信网络的同时,获取信息和下达指令都离不开多媒体融合。通过融合,各个相互割裂的网络可以联通起来,不同通信网络中的终端都可以与联络中心进行实时、有效地沟通,并同步、快速地接收指令信号;通过融合,可以快速、全面地为各级领导提供实时、准确的事件信息,有效地提高决策的时效性,阻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负面影响等等。 多媒体融合的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需要横跨政府、公安、交通、卫生、电力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协同指挥,事件突发时很难保证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在视频会议终端前。因此在应急指挥建设中,如何扩大紧急会议的覆盖范围和接入终端类型,将他们融合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通信协议标准化的推进,H.323和SIP协议成为了各类多媒体通信的标准协议(公安部已经将SIP协议作为今后IP监控的协议标准),IP电话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均可采用这两种协议实现语音视频通信。因此,通信协议的标准化使得语音、视讯、监控三项业务的融合成为可能,为三网合一赋予了新的含义。 1.监控与视讯系统融合 传统应急指挥监控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套系统的对接只能通过原始的模拟转接方式,将数字监控系统输出的模拟图像接入到视频会议终端的模拟输入接口上,经过再次编码后,由会议系统将图像转发给其他会议终端。 此方案的缺点是:图像衰减大,延时明显。图像经过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的两次“模数-数模”(即“监控模数-数模”对接“视频会议模数-数模”) 转化,画质衰减巨大,严重影响上级单位的观看效果。同时,如果领导观看到的图像有较长的延时,会影响指挥的实时性。并且,在模拟转接方案中,视频会议的管理系统不能选择并调度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只能通过电话通知监控系统管理员提供相应原图像发送给视频会议使用,很不灵活。 在现代应急指挥多媒体融合解决方案中,监控系统直接将数字化的音视频数据发给视频会议系统,仅经过一次“模数-数模”对接即可将高清图像传送到各级视讯会场,避免了转接造成的图像衰减,有效减少了多次编解码产生的延迟。另外,由于视频会议与监控系统均采用标准的控制协议,使得视讯系统可以自动发现和调阅监控系统中的各路视频源,实现可控融合,灵活调阅。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