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 新  闻
教育“国际化”之路仍是关注焦点
http://www.edu.cn   2006-12-28 作者:姚瑶实习生 尹亚飞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12月20日,由新京报主办的“教育机构竞争力年会”在前门建国饭店举行,新东方教育集团、北京汇佳学校、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留学中介机构齐聚一堂,探讨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并就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及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之路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此次会议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季明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部主任吴霓、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北京汇佳学校校长王家骏、爱迪国际学校董事长JamesTan、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新科、巨人教育集团董事长尹雄、北京市速记协会理事长唐可为等教育界专家及教育机构负责人发表了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吸引了培训学校、民办学校、留学中介等多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参加。
同行的发言往往直接针对业界遇到的核心问题,很容易得到共鸣。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专门介绍了他们的上市经验。

  话题1 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不仅是平台问题,更是心态问题,有了国际化的心态才能有国际化的走向

  保持具有中国传统的特色教育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独特任务

  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学校不仅要善于抓住机会,更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众说纷纭

  首先要心态国际化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新东方今年上市了,好像站在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但国际化不仅是平台问题,更是心态问题,有了国际化的心态才能有国际化的走向。  
  
  
    所谓国际化教育不一定要上市,而是要具备国际化的眼光,把教育体系放在一个国际的平台上来考量国民素质,并以此来建构教育课程。所以国际化不是指一定要走到国际上去,而是要有国际化的心态,站在国际化的高度预测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和应具备的素质,基于这些来设置教育体系。

  国际化也要符合社会需求

  王家骏,北京汇佳学校校长

  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学校不仅要善于抓住机会,更要找准学校自身定位,符合社会的需要。从国外学生毕业出路来看,高中是职业的出口,不少学生高中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就业岗位,并在从业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不足之处,再回到学校学习充电。

  而国内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后的出路是上大学,过于激烈的竞争和发挥失常等原因,使得一些学生希望能走另外一条道路,去国外留学。我们便找准了这个定位,为想到国外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平台,满足这部分社会需求。并根据这个定位和出口来设置课程,聘用师资、选用教材,根据最终的目标和所选择的道路来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法。

  保持传统也是国际化

  包超,外交学院国际项目主任

  保持具有中国传统的特色教育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独特任务。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到外交学院来学习后,对京剧、武术、茶艺、烹饪等中国传统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并希望能够系统学习,所以我们开设了这样的课程,满足留学生的需要。而对于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需要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带着特有的资本与外国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