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我国首次开展全国性教育信息化... 12-22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 从62万上网用户到超过5亿网民,从以电子邮件为主到微博、视频等应用百花齐放……15年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创造了数千亿的市场,解决了上百万人就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础平台。 网民数量15年增长逾800倍 CNNIC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万人,现在达到了5.38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7%,是15年前的867倍。 “即使在增速放缓的当前,我国仍保持平均每天增加13.5万个网民的速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说,早在4年前,中国上网用户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每100个网民中,就有24个是中国人。而比起数字的变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是在以农村人口为主、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的状况下取得这些成就的。 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的人群比重逐渐上升,占17.7%;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上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27.1%。 与此同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也颇见成效。CNNIC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比上年底增长33%,在全球的排名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络应用百花齐放 15年,中国互联网的变化绝不限于数量的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随需上网已成为现实,海量丰富的互联网内容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越重要的技术,越无缝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人们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刘冰说。 15年前,上网冲浪、电子邮箱是当时的热门词汇;如今,互联网以其海量内容、丰富应用,不断渗透每个网民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中国社会。 截至目前,有15种互联网应用用户数过亿,即时通信应用达到4.45亿,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速分别达到14.8%和12.3%。所有中国网民每天上网的时间总共为15亿小时。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现实。截至201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已达到72.2%,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