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网络安全 > 应用安全 > 身份认证
安全使用网络 隐私防护的三大准则
http://www.edu.cn   2011-03-15 作者:黑基网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隐私是每个人都会觉得敏感的话题,但是我们这些自认为安全的个人隐私,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被自己或他人泄露了,以下三个忠告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以提醒自己注意个人隐私的防护。

  1.只要是你不会告诉邻居的事,就不要在网络上公开

  2.不是只有保护自己的隐私就好,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3.急着注册一个音乐分享或社交网站的时候,不要直接下拉最后直接按“我接受”按钮。

  以上三个要点,说不定很多大人也常犯。不过对于渴望通过网络出名的人民,他们在网络上牺牲的可能不止隐私与生活,甚至还有他们的生命。

  PewCenter在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用周遭广播(ambientbroadcasting)一词来描述现在的80后们看待个人资料在网络上分享的态度。我认为这一词非常贴切地描述了目前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平常在社交网络、博客、网站讨论区或信息留言板上所做的事情(不管目的为何)。

  此话怎讲?因为,就像这份报告中受访者的看法:“公开分享将取代隐私”而且“分享才是新的典范”。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想要获得同僚们的认同,网络分身的经营和本尊一样重要。虽然在网络上公开一些个人信息是在网络上与他人联系、加入线上游戏、寻找知己等等所必要的,但人们还有其他更实际的理由在网络上尽量公开更多有关自己的信息。

  为了讨好一次征聘,您可能必须建立一个博客、网站,参加网络公益活动,或者在网络上吸引一大批粉丝(不论任何形式或原因)。为了找到工作,您可能要将自己的个人简历上传至求职网站,或是透过网络和工作介绍机构或介绍人联络。

  这些当然都是事实,不过,要在网络世界中维护自己的隐私,不只是教导孩子尽量不要公开太多自己的个人资料就可以。美国纽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一位一年级学生TylerClementi因为室友在网络上公布他被隐藏式摄影机所拍到的私密影片而自杀,在此事件之后,我们有必要再次提醒并教导孩子们:不是只有保护自己的隐私就好,也要注意别人的隐私。当我们讨论网络隐私权时,必须了解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别人应该如何尊重隐私,以及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管理您的个人隐私

  绝大多数人都会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也不会主动透漏太多信息。对于网络世界,困难在于如何分辨何谓“透漏太多信息”。在网络上维护个人隐私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一些功能(隐私权设定)和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在个人信息的周围筑起一道保护墙,但这样的方法并非万无一失。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的一项安全生活技能就是:在公开任何资料之前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是我,就跟他们说:“只要是你们不会告诉邻居的事,就不要在网络上公开。”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