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专题研究 > 网络教育
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2003-04-08    [韩]郑仁星

字体大小:

  探讨影响有效性的因素

  网上教育的成本效益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达到:降低成本或提高网上教育的有效性。最近的大部分研究似乎都只是试图找出修读网上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感和成就的因素,而不是把网上课程和传统课程的成本效益作一比较。

  网上学习的成功取决于三大因素:教学设计、社会因素和学生的个人因素(Jung and Rha,2000)。

  以下的教学设计因素影响着网上互动和学习者的满足感(Vrasidas and McIsaac,1999 McLoughlin, 1999):灵活的课程结构;快速和频繁的反馈;包含图像的版面设计以及多元化的内容知识。这样网上教育的有效性就得以提高。举例来说,麦克洛克林(McLoughlin,1999)尝试提出一种方法,为澳大利亚土著学生设计适合其文化的网上环境,并说明文化的主题和决定可以怎样整合到网上课程的教学设计。他发现以下的设计策略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满足感:提供多元化的内容知识;采用参与性的课程结构以及建立动态的网上学习社区。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到网上学习的有效性。安德森与哈里斯(Anderson and Harris,1997)识别了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因特网教学工具的运用和其可感受到的好处。当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学习者的人际互动和社群整合。麦克唐纳与克布森(McDonald and Gibson,1998)的另一项研究也支持这个研究结果。另外,古纳瓦德纳与齐托(Gunawardena and Zittle,1997)的研究也显示在包含电子会议媒体的课程中,学习者在社群层面的参与占其满足感的六成。他们建议,为了提高网上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社群层面的参与和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整合。

  学生的个人因素在网上学习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学生自身已具备的有关信息科技和科目的知识也会影响到网上课程的学习(Limbach,Weges and Valcke,1997 Wishart and Blease,1999 Hill and Hannafin,1997)。林巴赫、韦格斯与瓦尔克(Limbach,Weges and Valcke,1997)指出,在设计远程学习环境时,最好加以考虑与学生有关的各个变项,这样学生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传递方式,远程教育的有效性因而能够提高。

  缩小数字鸿沟

  与日俱增的科技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网上课程为由于费用、时间或地理限制而未能接受教育的人士提供了学习良机,特别是在职的成人。另外,以前未有提供开放远程教育的普通院校,现时都应用了各种的网上技术,提高其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虽然大部分人都同意高新科技确实提高了教育和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许多学习者仍未有机会使用必要的技术。有人担心,数字的鸿沟(即“能够使用科技的人”和“未能够使用科技的人” 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而这种情况将会继续下去。所以,网上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必须探讨消除或减小数字鸿沟的问题。

  消除方法学上的限制

  一般来说,相关的文献显示:“与面授教育相比,远程教育可能较具成本效益,其成本主要视乎学生入读人数,以及课程开发与传递的固定成本”(Cukier,1997,138页)。然而,新近的一些研究尝试评估网上教育的成本效益,但“课程开发成本和学生负担的成本” 往往都未包括在内;另外,“这些研究运用的方法论都不同,所以在进行比较时非常困难”(Bakia,2000)。由于网上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相当有限,在方法学上也有不少限制,所以这些只可看成是初步研究,而非无可置疑的定论(Jung and Rha, 2000)。

  未来的研究课题

  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须继续探讨一些更好的方法,提高开放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成本效益。在这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应该强调以下的一些主题:

  ● 网上课程形式的标准化能否在不影响教育质量和/或不会减少网上互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

  ● 网上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虚拟教育的成本效益?不同的网上课程设计策略可以怎样影响成本效益?

  ● 要在维持高互动水平的情况下改善成本效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 在不同的环境中怎样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 要达到最高水平的成本效益,开放远程或网上课程的更新或修订需要相隔多久进行?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论巨型大学
· 现代远程教育 误区在哪里[评论]
·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远程教育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
· 论网络课程的课堂管理
· 远程资源:聚沙成塔共建优质资源
· 远程教育发展,要规模更要质量
· 边远地区远程教育的难题
· 远程教育:硬件应如何点石成金
· 东北财大网络学院 展现标准化的魅力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