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IPv6:连一粒沙子都可以有自己的IP地址
http://www.edu.cn   2014-07-04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清华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小李像往常一样下课回到了宿舍,打开电脑,点击“六维空间”,在里面搜索国外最新的纪录片,一部2G大小的高清纪录片只需要3分种就下载完成。“这儿的网速最高能冲到11兆/秒。”小李兴奋地说。

  像“六维空间”这样的论坛是一种在高校里流行的试验性质的网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搭建在一种新型的网络协议之上,那就是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用来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IPv4的地址是32位编码,IPv6的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其资源几乎是无穷的。

  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

  “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现在的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远远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已经严重地制约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肖智清博士告诉笔者,IPv6在网络协议的分层中属于网络层,与IPv4相比,拥有更多的地址数,能很好地解决目前IPv4地址数量不足的问题。

  “有一个比喻说法是,美国一个大学分配的IP地址比一个国家的IP地址都多。使用了IPv6之后,全世界连一粒沙子都可以有自己的IP地址。”飞象网总裁项立刚说。

  除了可分配的IP地址众多之外,IPv6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网络实名制下的互联网身份证。“基于IPv4的网络之所以难以实现网络实名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IP资源的共用,由于IP资源不够,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共用一个IP,IP和上网用户无法实现一一对应。”项立刚说,此外,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覆盖了智慧农业、智能环保、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广泛领域,提供“无所不在的连接和在线服务”,包括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指挥调度、远程维保等服务。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加大投入促进IPv6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拥有IPv6的地址最多,目前拥有IPv6地址最多的是德国。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拥有16,670块IPv6 地址段,较2012年增长14.4%,我国主要网络运营商均已拥有大块IPv6地址,IPv6地址总量已位列全球第二位。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