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人民日报:2013中国互联网发展10大动向
http://www.edu.cn   2013-12-26 人民日报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2013年,是互联网的大时代,也是大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从窗口变成了引擎,改变着生活,推动着进步。从PC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无时不网络、无地不网络已经变成了现实。

  盘点过去一年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出人意料的光彩夺目,也有前路未知的迷茫惶恐;既有技术扩张引发的更新换代,也有行业竞争带来的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发展的车轮终会穿过技术的迷雾,开辟我们前行的路,奔向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时代。

  ——编者

  1 手机端应用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引擎

  随着手机用户成为中国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手机端应用已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具体应用则有升有降。电子邮件、论坛/BBS等传统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继续走低,而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的即时通信,其增长率主要来自手机端;在所有应用中创增长率新高(17.5%)的网络新闻,也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碎片化阅读的大量增加;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均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率。相比之下,PC端网络娱乐类应用使用率变化不大,网络游戏使用率甚至略微下降。 2013年,手机端电子商务各类应用的使用率呈整体上升趋势。手机端已成为互联网应用规模增长的重要突破点。

  2 互联网全面深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方面,均对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等。

  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并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8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薄熙来案一审开庭审理情况,被舆论认为是法治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我国法院还将继续积极创新庭审公开方式,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网络公共空间走向清朗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及实施寻衅滋事犯罪、敲诈勒索犯罪所适用的刑法条款,厘清了网络信息传播、在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如此明确、可操作的界定,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将网络空间全面纳入公共空间管理,对于保障公民表达权、监督权、名誉权,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的天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