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资  讯
浙江一高校引入网络公开课 学生自学可获学分
http://www.edu.cn   2013-09-06 新华网 作者:周竟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新学期开始,浙江农林大学600名学生首次享受到了在宿舍上课的“福利”,原来该校引入了5门网络公开课,选修的学生可以在网上观看课程,期末通过考试便可获得相应学分。

  近年来,不少世界名校陆续在网上公开了教师授课的课程,学习者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网络,聆听这些知名教授的课程。不过少有学校把这些课程引入课堂,浙江农林大学称,顺应部分学生的呼吁,他们今年起首次尝试引公开课入校。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今年引进的网络视频课程共有5门,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主讲的《魅力科学》、南开大学马庆株教授主讲的《语文的现代化》、园林专家唐学山教授主讲的《园林艺术概论》等。每门课程限选人数为120人,学生可以自由上网观看课程。

  此外,该校还选派相关老师对课程进行辅导,由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分成绩进行管理。学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观看课程视频、提交作业、参与课程讨论等内容。学期结束后,辅导老师将负责组织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据了解,这5门课很受学生追捧,名额被一抢而光。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丁新泉说,引入网络视频课程,能够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让更多学生能够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拓展知识领域。

  不少学生呼吁学校能够引入更多的网络公开课,开阔大家的眼界,弥补某些专业师资的不足。有教育学家认为,引入网络公开课这种方式值得探讨,对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来说可以借鉴,但是引入多少,怎么引入,还是要慎重,不能成为学校偷懒的借口。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