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微观调查实证分析:对4省份9966名学生及家庭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逐步走向均衡,但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差、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城乡之间的生均经费差距较大,不同类别学校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不同群体的入学方式存在差异。
2010年课题组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对47所学校和9966名学生及其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受教育学生群体差异分析基础教育均衡的现状和问题。
微观数据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有学校问卷和学生问卷,学校问卷由学校相关部门填写、校长审核,学生问卷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先确定抽样地区(省、自治区),然后确定抽样的县(区),在县(区)内确定抽样学校。抽样地区在东、中、西三个地区选择,东部选择山东省,中部选择河南省,西部选择陕西省和甘肃省。在每个地区抽取1-2个县(县级市、区),然后选择县域内的一类、二类、三类的高中、初中和小学作为样本学校。每所小学6个年级中各选取1个班;每所初中3个年级中各选取1个班;每所高中3个年级各选取1个班。问卷发放后由学生带回家中填写,返校后及时收回。调查共回收47份学校问卷,9966份学生家庭问卷。根据问卷数据,下面从地区、城乡、学校和群体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基础教育均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