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存储资讯 > 产品快讯
华为VIS6600T整合百家存储 成就信赖IT
http://www.edu.cn   2013-08-22 中国教育网 作者: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现今的数据中心存储环境越来越复杂,数据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存储设备源自不同的厂商,这种异构环境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存储设备的整体效率却并未提高,同时不同的管理手段,也使得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您需要一个高效的存储平台,为您应对爆炸式增长的存储需求,整合目前已有存储设备,统一存储资源管理,降低管理复杂度,减少存储成本。

  

整合百家存储,成就信赖IT---华为VIS6600T

  搭建高效存储平台,实践存储虚拟化新能力

  华为OceanStorVIS6600T存储虚拟化网关可帮您实现异构系统的整合,统一的资源利用,简化的管理,易于实现的部署,最广泛兼容的存储设备,为您开创信息存储及管理的新模式,让信息存储从繁杂的管理中解放出来

  华为OceanStor VIS6600T三大优势

  消除平台差异性:有效解决了异构存储环境下的诸多问题,您可以灵活地按照应用需求选择更适宜厂家的存储设备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利用率:提供统一存储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简化了存储管理工作,大大降低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成本

  增强数据流动性:打破原独立系统的"信息孤岛",提高了整体存储设备的利用率,提升数据价值

  可信IT=可信业务

  对异构设备的兼容性好

  VIS6600T的虚拟化技术可跨越不同磁盘系统,完全不依赖于磁盘系统的品牌和型号。所以利用VIS实现容灾,我们就可以保留在任何时候自由、灵活的选择磁盘系统的权利。

  保障容灾数据的一致性

  进行数据复制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是容灾中的核心问题。生产中心数据都会先写入"日志卷"。日志卷会严格记录下每一个IO的次序。按照该次序,数据到容灾中心后就不会发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了。这也是跟其它容灾技术最大的区别。

  对网络故障具备容错性

  当容灾网络断开的时候,普通的容灾技术会将主机复制进程给停掉,而VIS可以允许主机照常下发IO。当网络恢复的时候,普通容灾技术因为要重新将数据同步一次,数据量越大,重新同步消耗的时间就越久,占用的性能也越大。而VIS容灾方案无须重新同步生产中心跟容灾中心的数据。

  不影响主机性能

  VIS容灾方案是基于网络层实现的,无须在主机端安转容灾软件,因此不会影响主机的性能。

  高可靠性

  VIS6600T设备所以关键部件都是冗余配置的,不会出现单点故障。其控制器采用了集群技术,双机双活工作模式。可以实现故障切换也可进行负载分担。

  容灾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快速恢复客户原有网络

  虽然设备提供了高可靠性,当接入容灾网络的时候,客户也会有担心设备完全故障怎么办?VIS6600T提供了华为独有的RSR(RecoverSystemRapidly)专利技术,可以保障容灾设备出现故障以后,快速恢复到客户原有网络,提供业务连续性。

  提供数据迁移方案

  如果需要容灾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数据的首次同步往往会占用较大的带宽和时间。VIS6600T可提供数据迁移方案,迁移出的数据可以利用汽运等方式快速达到容灾中心,这样大大节约首次同步的工作量以及时间。

  方案整体扩展性强

  容灾节点有新增的主机和新增的存储设备都可以很方便的接入现有的容灾网络,为今后网络的扩容以及升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易操作,方便管理,易维护性

  可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在一个界面上可以管理多台设备,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如果任何器件发生故障,都可以在线进行更换。系统提供完善告警机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可以在告警页面上实时查看。

  迎接IT变革,应需而变

  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每时每刻都在爆发与增长,企业面临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企业从IT实践和信息基础架构两方面的变革。所有企业都在力求监控、分析、存储、保全日益增长的数据,确保相关的数据实时可用,对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了如指掌。而华为可信赖的IT解决方案正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量身打造。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