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路——礼赞共和国60华诞之科技篇
企业创新,春潮澎湃
2009年1月27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网站上发布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其中一组数据强烈地吸引了公众视线:
“第一次,一家中国公司名列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榜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国际电信设备商,2008年提交了1737项专利合作条约申请,超过了日本松下公司和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器公司。”“另一家总部也设在深圳的中国电信公司——中兴公司,也进入了百强用户榜。”
华为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与其专利申请量同步跃升:2004年到2008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从56亿美元快速上升至233亿美元,海外销售占比从43%上升至75%,年均增速大于40%。在参与一些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方面,仅2008年,华为就提交了4100多项提案。
尽管亮丽的PCT成绩单让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在普遍仍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短板”的庞大中国企业群体中显得“鹤立鸡群”,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2009年8月12日提到的关于深圳市的“六个90%”,还是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涌动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自主创新春潮:
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这振奋人心的“六个90%”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深圳市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已率先基本形成。
人们还注意到,2006年4月23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融融宣布,把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投入作为考核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编纂新中国企业发展年鉴的话,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应该记录在册。
2008年1月21日,在靠近北京首都机场的试车场上,一辆进口高级轿车和一辆国产轿车同时行进。当汽车时速达到160公里时突然发生人为爆胎,进口轿车猛转调头,而国产轿车却迅速减速并平稳停下。掌声热烈响起,200多名中外记者见证了这一情景。
浙江吉利集团生产的远景轿车因安装了一种专利产品,从而避免了爆胎引起的车祸危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汽车轮胎爆炸后失控这一世界性难题,现在被我们攻克了。”
李书福,这位被业界称作“汽车狂人”的民营企业家有一句名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省不能省研发。”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主创新之路,在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同时,也打造出吉利的辉煌。吉利2008年研发投入8亿元,2009年为18亿元,已达销售额的8%。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披露,目前,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已占全国的72.3%,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的68.4%。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