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教育信息化

资讯 | 专题 会议 观点 专栏 访谈 企业 产品 CIO 技术 校园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IPv6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网 > 教育信息化
您现在的位置: EDU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存储备份 > 技术中心 > 存储保护与管理
别让技术成为灾备系统建设的绊脚石
http://www.edu.cn   2010-06-18 作者:谢剑锋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灾备系统的容灾技术实现是一个灾备系统建立的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企业对这一因素的考虑是否完善,决定了灾备系统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在下达灾备系统建设任务之后,却迟迟无法在技术方案的论证环节上达到统一。换句话说,找到一个完美的技术路线是那么的艰难。

  容灾技术是灾备系统的核心,下面就从用户切实的容灾系统技术和工程可行性出发,对构建容灾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

  (1)所防范的灾难范围

  也就是明确计算机系统需要承受的灾难类型,系统故障、硬件故障、数据逻辑受损、火灾及地震等各种意外情况所采取的备份、保护方案不尽相同。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和国际上相关机构的调查,硬件故障、人为错误、软件错误居信息系统故障发生概率的前三位,自然灾害等属于小概率事件,但由于破坏力大,也是灾备系统必须防范的重要内容。从宏观上看,现在人们经常将灾难分为自然灾难和渐变性灾难(如人为的失误型故障、黑客攻击、断点等)两种,容灾实现的技术保护手段在抗击这两类灾难时一般是有所区别的。传统的容灾手段一般重点集中在火灾、地震等大型灾难的防范上,防范软件和人为错误等的渐变性灾难大多依赖于备份软件系统,因此这类容灾系统并不具有涵盖全系列灾难防范的内容。新型的CDP连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先进的CDP灾备技术将各类灾难的类型均纳入到防范和抗击的范畴,并且在受损后的恢复技术上也作了极大的改进,能达到瞬间恢复的能力,这一切,都使得容灾技术更为完善和成熟,恢复技术日臻完善。

  (2)容灾系统对企业当前业务的影响程度

  目前很多服务性行业,如银行、医院等都要求其门户系统保证7X24小时在线运行,但在线系统的状况可能略有不同,灾备系统的建设应首先不修改现有生产系统的结构(否则会可能产生对现有系统状态的破坏和增加不稳定因素,导致今后生产系统维护增加极大的难度),其次,容灾系统的实施应采取最为简易和快捷的方式,工程上应具有可操作性、周期的可控性,实施周期要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原有在线系统的影响,提高容灾系统建设的成功率。因此,面对目前市场中的多种CDP方案,只有旁路部署方式的CDP解决方案才能满足以上的要求。它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更改,不迁移不改变现有的数据结构,只需将CDP接入到现有的IP或FC交换机上,通过安装在应用主机的客户端软件将数据持续的保护到CDP设备中,便达到快速部署的目的。

页面功能 【打印】 【关闭】 【我有话说

MOOC风暴来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