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关...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我国首次开展全国性教育信息化... 12-22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
4、恢复计划测试 制定虚拟化灾难恢复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对计划的有效测试。测试应在系统层面上全面进行,以有效地了解特定时间段内工作量对虚拟化资源的要求,同时验证业务的完整性和基础设施的有效性。虽然局部的功能测试更容易安排,但却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因此会导致测试的效果大打折扣。 5、重设工作量计划 不论是真实情况下还是演练过程中,恢复时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来管理整个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工作量。该计划应该包括一份高层认可的正式时间表,一份恢复时资源分配的备选工作计划,一个对偏移工作量的日常备份流程,以及一份在备用场地复原这些工作的经过测试的恢复计划。 6、灾难恢复风险控制 在制定虚拟化灾难恢复策略时应考虑到给业务带来的风险。由于虚拟化的固有弱点,距离可能会受到限制,但地理的多样性必须被考虑在内。恢复场所应该与企业已有的风险规避策略所明确的风险承受能力相符,而不应该是满足技术要求的结果。 7、清晰明确的工作量 在确定构成虚拟池的具体资源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灾难恢复的工作量。明确业务的优先次序和临界点,制定出与处理流程、应用的集成和相互依赖性、以及IT支持模块相关的详细计划,从而保证虚拟化环境的可恢复性。 8、保持完整性的规则 包括问题、变更、事件、配置和资产管理在内的严格的系统管理规则是实施任何新的虚拟化灾难恢复策略的前提。这对保持恢复环境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虚拟化资源池的最终操作、监控和维护的有效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9、业务和IT报告 对灾难恢复项目进程的跟踪、状态的传递和结果的报告是所有灾难恢复项目的重要输出,对于判断IT功能虚拟化所进行的大量投入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本文对虚拟化灾难恢复策略的要点的分析,希望本文对大家会有些许的帮助。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