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层出不穷地推新,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手持式数字设备,以及利用移动通讯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发展领域,同时也提出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针对用户体验的信息系统操作和传播功能。用户利用手机或者个人计算机访问互联网之间的差别是简单而又具有根本性的,即用户视图所造成的不同,如终端输入方式、屏幕大小等。
用户体验四大要素
在移动图书馆应用环境中,手机带来便携性的同时势必要牺牲某些可用性功能,这与手机本身的物理属性的局限相关。但通过用户界面设计的优化和用户操作模式的改善来提高用户体验的好评度,是有可能的。
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 “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它是一种注重实际应用的主观意识,包括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全程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对于手机图书馆服务来说,用户体验主要由服务品牌、服务功能、服务可用性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决定。
服务品牌表达了用户在使用手机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之前对该服务的预期,它来源于用户以往对于该服务的相关体验以及信息服务的初步效果和用户预期是否一致。
服务性能是衡量用户体验的客观度量标准,主要包括用户能否及时获得对其查询和提交信息的反馈、对于用户遍历信息过程的导引以及对于用户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的保护。
服务可用性决定了手机图书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首先是对用户行为的容错能力,帮助使用者从错误中迅速恢复到正确的路径上, 其次是信息服务保持其一致性和标准,使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信息的经验仍然对其有帮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可能用手机的屏幕容纳适当规模的信息内容。
内容无疑是最重要的,尽管其重要性与是否使用手机无关。但作为用户体验的一部分,获得丰富而有益的信息资源无疑是用户对手机图书馆最大的期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