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重大问题需要多学科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将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重交叉”的建院原则,进一步提高教育学科研究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所谓“高起点”,指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要继续发扬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之传统,并立足于已有的学术基础:(1)在学科建设方面,我校已拥有“教育法学”硕士点;“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在师资队伍方面,我校一贯重视为教育学科引进人才,培养新生力量,目前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科背景多元互补的教师队伍,其中既包括多位知名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也拥有一批有巨大潜力的中青年骨干。(3)在学术平台的搭建方面,我校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和新创刊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已经成为服务于教育学科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教育学院要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超越过往、追求卓越!
所谓“高水平”,是对我校教育学院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进一步的高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高水平的教育学院是题中应有之义。教育学院应当成为学校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做到“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制度建院”。(1)“学术立院”,即以学术为本,逐步形成学院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品格、学术胸怀,建立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追求真理,做时代和社会的先锋,不逢迎,不媚俗,不随波逐流。(2)“人才强院”,即关注每一位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为每一位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进一步合理扩充教师队伍,面向海内外引进人才,并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3)“特色兴院”,即能打造鲜明的学科特色,积极发展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既重视对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是教育研究的基础、前提和后盾;又能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围绕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同时还能树立服务于教育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学科意识,积极促进教育研究的成果转换。(4)“制度建院”,即能够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利用建院的良好契机,创新体制机制,建章立制,实现学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所谓“重交叉”,则是指教育学院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学科开放性的特点,形成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教育学研究。要解答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无不需要综合眼光和多学科的视野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在这个方面恰巧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它依托的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有着强大的学术实力。因此,教育学院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现教育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充分交叉,从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亦能为学科间的交叉、整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广阔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