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继续教育是持续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作为继续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和广大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坚持终身教育,构建体系。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坚持政府统筹,分类管理。强化政府责任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行业部门、有关社会机构的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加大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促进行业、区域和城乡之间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创新办学和服务体系,优化专业、项目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科学的质量观,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坚持开放办学,建立资源开放与共享服务机制。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依法治教,规范管理,强化监督、评价和检查,规范办学和服务行为。
(五)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
到2015年,形成资源比较丰富、结构相对合理、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各类示范性学习型组织基本形成,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蓬勃开展,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基本健全,各类社会成员有机会、有条件接受不同形式和类型的继续教育,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业人员年参与各类继续教育2.9亿人次,参与率达到42%以上。
新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面向从业人员,以及有创业、择业、转岗需求人员和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在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面向有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意愿的社会成员开展相应的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规范、科技文化、文明生活、休闲文化和健康教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生活的需求;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